区纪委监委迭代升级“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6.0版
以高质量监督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谭宁
走进西海岸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青岛万马高端装备产业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挤出、成圈、包装、码垛等工序有条不紊进行,一盘盘崭新的电线电缆被整齐码放。得益于“竣工即投产”机制,万马高端装备产业项目竣工和投产之间的时间差直接“清零”,各项设备都提前进场安装,比预计时间提前投产大概一个月,增加产值近一亿元。
以往,工业厂房竣工后需要经过竣工验收、质量监督等程序才能投产,涉及部门多、周期长。为鼓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区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开展先行先试担当作为风险备案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等一揽子制度,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打破固有验收模式,主动靠前,对竣工验收等有关事项提前进行风险备案,实现工业厂房“竣工即投产”,助力企业经营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黄岛区纪委监委系统总结经验,聚焦规范涉企执法司法、护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企业办事便捷、建设清廉民企等四个方面,迭代升级“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6.0版,定期开展“亲清茶座”“护航在一线”“问题项目面对面”等活动,与企业沟通“零距离”,加强与信访部门、市民诉求解决推进中心、优商办等单位联系,全面收集问题诉求,建立专门台账,分类施策快速分办处置问题,推动职能部门履职,依法依规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针对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多头执法、随意执法等问题,区纪委监委瞄准涉企行政执法这一小切口,对涉企案件审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强化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精准研判处置。同时,加强与法院等单位沟通协作,全面梳理2024年以来涉企案件清单台账,督促依法依规加快案件审理、执行进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区纪委监委围绕《青岛西海岸新区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措施100条》确定的100条措施,开展工作落实和企业感受“双向对账”,从中查找落差、偏差,查处工作失职、弄虚作假、吃拿卡要等腐败和作风问题。今年以来,共处置相关问题线索19起,批评教育和处理2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人。严肃查办了某社区原党委书记伙同他人违规承揽市场工程、侵吞集体资金,某街道拆迁办主任利用职务便利帮助企业租赁国有土地、收受巨额好处等典型腐败案例,释放出强有力的警示震慑效应。
企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合规管理的“免疫系统”。区纪委监委积极推动清廉民企建设,联合区工信局、区工商联等部门明确清廉民企建设工作指引,选取华大基因、京东方等有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企业作为试点,指导针对采购、财务、销售等重点领域建立防控机制,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推动将廉洁基因融入经营管理。同时,利用青岛市企业廉洁教育馆阵地资源,分层级、分领域开展警示教育,引导企业守牢底线,以“廉动力”助推企业行稳致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盯企业发展,强化监督检查,压实相关部门工作职责,督促及时整改纠偏,以高质量监督助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