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大学生手造创意市集举办,千余件文创产品展现“山东手造”新活力
用青春创意让非遗“活起来”

▲市民在文创手作摊位前选购心仪的缠花胸针。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宏超
日前,第二届大学生手造创意市集在长江路街道上流汇文化市场热闹开集。市集汇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滨海学院、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多所驻区高校社团参与,设置涵盖文创手作、非遗体验、科技互动、生活美学等领域的50余个摊位,展示了20余个品类、1000余件手造文创产品,吸引众多市民驻足选购。
“参与此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不仅见识了各种创意作品,还为我和同学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分享心得的平台。”参加活动的青岛黄海学院学生孔程程说道。
“我们忆簪花工作室专注于将缠花与古典发簪、发钗、发梳、发冠等元素相结合,致力于缠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此次,我们带来了采用缠花工艺纯手工打造的胸针。很高兴能够参与此次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并深入了解了缠花这一传统工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来自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马佳文说道。
“我们社团是首次参加这个活动,很荣幸能够通过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作品。通过与其他高校社团的交流,为我们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此外,市集上热闹的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活力,也激励了我们在创意之路上不断前行。”山东科技大学学生李若菡告诉记者。
在非遗体验区,上流汇文化市场“得其所”传统合香技艺非遗传承人素心,向参与体验的市民详细讲解了艾草锤的有关知识,并带领大家现场制作艾草锤。“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养生文化,感受中医养生的独特魅力。”素心说道。
此外,市集还邀请西海岸新区企业科技服务协会等机构加入,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免费咨询,并积极对接企业资源,给予相关政策指导,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市集开展了免单狂欢活动,市民只要现场扫码,就有机会获取价值不等的电子免单券,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市民参与活动的热情。
“本届市集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创意与才华的舞台,也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手造的魅力。”上流汇文化市场策展部经理刘伟介绍,市集以“创意设计+手造体验+产品销售”的特色,打造了一个集展示、交流、交易于一体的平台,通过把学校、社会、企业的资源有机整合,打造文化产业运营新模式,进一步激发“山东手造”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