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种植助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延长链条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智慧园区育出现代农业好“钱景”

徐涛(左)和阮圣男查看智能滴灌设备运行情况。
工人们正在进行疏果作业。
□文/图 本报记者 梁玉鹏
在位于六汪镇的青岛嘉汇市政园林高标准化苹果智慧种植示范园区,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小苹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与传统果园不同的是,这里采用了大量智能化设备,科技含量十足: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设备系统精准地为每一棵果树提供水分和养分;喷淋系统在关键时刻可为果树“降温”“保湿”;虫害自动监测系统可对虫害情况进行精准监测,助力提升果品质量……近日,记者走进该园区,探访智慧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科技赋能
果园管护提质增效
沿着宽敞的田间道路驶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苹果园。一棵棵约1.8米高的苹果苗排列得整整齐齐,黑色的滴灌管顺着垄沟延伸,仿佛给大地织就了一张细密的“水网”。“我们园区总投资约1200万元,占地面积600余亩,其中高标准化格架结构宽行矮化密植苹果园区占地300亩,栽植了约7.5万株新品种苹果苗。”青岛嘉汇市政园林高标准化苹果智慧种植示范园区负责人徐涛介绍。
在苹果品种选择上,园区可谓是“精挑细选”,维纳斯黄金、瑞雪、土岐、馨元萃等市场认可度高的新品种均在这里“安家落户”。“维纳斯黄金口感酥脆、汁多味甜,瑞雪果皮黄绿、肉质细脆,深受市场青睐。”徐涛如数家珍地介绍起各个品种的特点,“这些新品种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市场价格高,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说起园区的智能化养护设备,徐涛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园区配备了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设备系统,这套系统就像一个“智能管家”,能够根据土壤湿度、果树生长阶段等因素,精准地为每一棵果树提供水分和养分。“以前浇水施肥全靠人工,费时费力还难以精准把控用量,现在有了这套系统,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减少了浪费。”徐涛说。
防霜冻、防日灼的喷淋系统也是园区的一大“法宝”。“早春季节容易发生霜冻,夏季又面临日灼风险,这套喷淋系统可以在关键时刻为果树‘降温’‘保湿’,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对果树的影响。”徐涛介绍,园区还安装了防鸟网、机械化割草机、虫害自动监测系统等,并配备紫外线杀虫灯、粘蚜板等设备,打造智能果园生态链,让果树培育生长更加科学高效。
走进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设备系统控制室,技术人员阮圣男正在查看屏幕上的各项数据。“通过这些设备,我们可以进行动态调节,实现果树精准智能灌溉。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让果园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大大提高了果品质量。”阮圣男说。
延伸链条
提高园区经济效益
“我们实行精细化管理,按照规划,1年栽树,2年结果,4-5年达到丰产。”徐涛告诉记者,“丰产时,亩产量可达4000-5000公斤,每亩可收入4-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为确保果树茁壮成长,园区建立了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从果树种植、修剪、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我们定期邀请农业专家来园区指导,对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徐涛说。
目前,园区致力于苹果新品种培育种植,后续还将进行精细包装、打造品牌。“我们计划打造自己的苹果品牌,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徐涛介绍,“同时,我们还将开展精深加工,生产苹果汁、苹果干等产品。现在市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延伸产业链条将进一步提高园区经济效益。”
徐涛表示,除了现有的苹果种植区,还将建设农产品展示中心、采摘体验区、休闲观光区等,打造集种植、加工、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我们希望通过三产融合发展,不仅让土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能为周边乡村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促农增收
家门口圆了就业梦
“在园区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元,一年下来能增收3万多元。”在果园里,记者遇到了正在给果树疏果的西抬头村村民历廷义。“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历廷义高兴地说。
像历廷义这样通过园区受益的村民还有很多。园区提供各种农机操作员、冷库管理员等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村庄约50人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2-3万元。同时,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带动附近农民、村集体年增收100万元。
“这个气调保鲜库占地2.7亩,库体容积为5000立方米,配套制冷机组、湿度自动调节系统、通风换气装置、温湿度监测报警系统等。”徐涛介绍,“保鲜库的建成,大大延长了苹果的保鲜期,让我们能够错峰销售,提高产品价值。同时,也将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产品储存服务,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青岛嘉汇市政园林高标准化苹果智慧种植示范园区的建设,是西海岸新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高效农业,培育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现代农业项目。
“我们将以示范园区为起点,不断探索智慧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品牌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的标杆和典范。”徐涛说,“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带动更多农民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来,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