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海青茶手工制茶大赛暨“茶王”争霸赛成功举办
匠心传承,茶韵飘香

手工制茶大赛中,参赛者现场炒制茶叶。 □刘元波 摄
□本报记者 谭宁
本报通讯员 肖榕泽 许鑫
今年5月21日是第六个“国际茶日”。为进一步弘扬传统制茶技艺,持续擦亮“海青茶”区域公用品牌,当天,202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茶手工制茶大赛暨“茶王”争霸赛在海青茶“三产”融合创新示范基地举行。本次活动是新区深入推进工会助力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劳动竞赛的具体实践,旨在推动新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激活新动能。
>>手工制茶<<
匠心技艺展风采
本次大赛分为“茶王”争霸赛与手工制茶大赛两个板块。在上午的“茶王”争霸赛中,参赛企业携优质成品茶样接受专家评审团品鉴。评委依据国家标准,从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大维度进行综合评分。最终,青岛龙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送的山谷幽兰茶样凭借“形美香醇、回味甘爽”的卓越品质摘得“茶王”桂冠。
手工制茶大赛聚焦技艺传承,选手需在90分钟内完成卷曲形绿茶现场炒制。评委从操作规范、成品茶感官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最终,选手张新现凭借精湛的技艺荣获一等奖。选手们纷纷表示,此次大赛既是制茶技艺的竞技场,也是传承创新的接力赛,更让大家看到古老茶艺焕发出的新生机。
>>“三茶统筹”<<
产业兴旺促共富
赛事举办地海青茶“三产”融合创新示范基地位于茶山脚下的后河西村,这里是“南茶北引”的起源地,更建成了山东省首座茶厂。如今,这片土地正在以“三茶统筹”书写茶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智造共享工坊引入全自动生产线,实现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手工制茶工坊延续古法技艺,传承制茶的文化根脉;茶旅研学工坊开发丰富多彩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当参赛者在茶香萦绕中切磋技艺,不仅是对海青茶历史发展的深情回望,更是以“一片叶子”激活产业动能,续写“绿叶子变金叶子”的共富新篇。
>>茶兴沃野<<
品牌赋能谱新篇
作为北纬36°黄金产茶带的优质产品,海青茶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省知名区域公用品牌”的三重认证体系,2024年品牌价值评估达8.83亿元。海青镇作为“南茶北引”战略落地繁衍的重要地标镇,素有“中国名茶之乡”“北茶之源”的美誉。目前,全镇茶园面积达3.5万亩,茶叶种植村57个,集聚茶企200余家,年生产干茶260余万斤,实现产值3.73亿元,小小的茶叶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新区在茶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是“以赛促产、以赛育人”的创新实践。通过赛事平台的集聚效应,非遗技艺与科技创新实现深度交融,将为新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内核与产业活力,续写“北茶之源”的馥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