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珠事好商量”,议出和谐景

珠海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搭建多元协商议事平台,激发居民自治活力


   ▲珠山路社区打造“珠山夜话”协商议事平台,听民声、解民忧。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梅雪

  近几日,西海岸新区接连降雨,珠海街道珠山路社区海天小区居民刘金全却不再忧心,困扰他多时的房屋渗水难题,在社区议事平台的聚力攻坚下,赶在雨季前得到彻底解决。“现在下多大的雨都不怕了。”刘金全高兴地说。
  从忧心到安心,刘金全的这一转变,正是珠海街道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动注脚。近年来,珠海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耕城市居民小区“珠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制度,搭建多元平台,赋能居民自治,蹚出一条党建引领下的“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善治新路子。

  老旧小区遇“顽疾”
  居民忧心盼安居

  海天小区建于2004年,岁月侵蚀下,8号楼三单元一处公共区域部位墙皮脱落,直接影响到刘金全和同楼层另一户居民的生活。“今年,我发现家里厨房、卧室地面总是莫名潮湿,严重的时候地面还有积水,我们也弄不清楚漏水的原因。”刘金全告诉记者,上报物业以后,社区找来专业人员进行勘察,发现是楼栋墙面老化导致渗水。
  公共区域墙体渗水、剥落,暗藏隐患,维修迫在眉睫。“我们联系专业维修公司确认了维修方案,并咨询了相关费用问题,因维修基金缺失,需要整个单元居民共同出资。”珠山路社区党委书记厉虹说,在微信群里将这一方案公示后,居民意见不一,维修计划不得已搁置。
  面对这一难题,社区联合海天小区党支部主动扛起责任,成立专项攻坚小组,成员深入楼栋、逐户摸排,迅速锁定三大症结:费用分摊争议大,顶楼与低层住户各执一词;维修方案信任不足,担心“花了冤枉钱,治标不治本”;资金使用疑虑重重,对业委会能否管好用好每一分钱心存忐忑。
  “有人说谁家漏水谁家自己修,受影响的住户不乐意;有人提议物业修,但物业收费低,无法承担维修义务……每次上门业主们都反应激烈,多次不欢而散。”海天小区党支部书记逄金波回忆起曾经的僵局,仍觉棘手。

  “珠山夜话”破僵局
  协商议事解民忧

  雨季即将来临,问题解决刻不容缓。如何破题?社区党委将目光投向社区精心打造的协商议事平台——“珠山夜话”。
  “珠山夜话”是珠山路社区搭建的协商议事平台,社区、业委会、物业、小区党支部、专业人员、居民代表等参加协商议事,既可通过举行现场协商会议,又可通过直播方式,让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公共部位漏水涉及大家共同利益,必须依靠集体协商。”在首次议事会上,厉虹掷地有声。社区、物业、小区党支部、专业人员、居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商破局之策。
  此后,珠山路社区共举办线上、线下共3次协商议事会。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党支部成员与居民代表围坐在一起,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耐心讲解让大家意识到公共部位漏水侵蚀的是共同的家园;或以理释惑,邀请维修专家讲解维修方案的科学性与必要性,法律人员从《物业管理条例》《民法典》讲解公共区域维修责任认定;或敲门入户,带着方案与居民耐心沟通,让居民直面问题严峻性与自筹维修的现实性。
  3次协商议事会后,共识在坦诚交流中凝聚:居民自筹为主,成为共同选择。
  资金难题虽解,信任问题仍是关键。为确保每一分钱用得放心,小区业委会精心制定资金管理办法,由居民代表共同监督,确保信息透明。资金筹集到位后,攻坚小组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选择了信誉良好、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居民自发组成监督小组,对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全程监督。
  历时三个月,这场由居民自筹资金、深度参与、多方协作的“攻坚战”最终告捷。渗水墙面被修复,剥落的墙皮被平整覆盖,楼宇重焕生机。海天小区以实践探索出一条“社区党委统筹引领-小区党支部具体组织-业委会协同执行-居民全程参与”的治理新路径。

  群众议事“唱主角”
  激发自治新活力

  海天小区8号楼破茧重生的背后,珠海街道近年来精心构建、全域推广的城市居民小区“珠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建立城市居民小区‘珠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制度,把协商平台搬到群众家门口,聚力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珠海街道组织委员薛秀杰说,海天小区利用“珠山夜话”成功化解漏水顽疾的实践,正是“珠事好商量”制度最生动的演绎。
  如今,珠海街道正以“珠事好商量”为引擎,推动多元议事平台在社区遍地开花。双凤街社区的“凤和”协商议事平台、铁橛山路社区的“聚福议事亭”、顺康路社区的“书记面对面”、新松街社区的“小新说事”……这些扎根家门口的协商阵地,正悄然改变社区治理生态:居民从以往的“被动响应者”,转变为积极“站C位”、“唱主角”的治理主体,现在问题解决更高效,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高效协商不仅需要平台机制,更依赖一支扎根基层的协商力量。在珠海街道,除了社区党员、小区党支部,小区里的业主代表、党员中心户以及热心群众,构成了不可或缺的“协商生力军”。例如,新松街社区的退休干部赵金,凭借深厚的群众威望,成为化解棘手矛盾的“金钥匙”,在社区拆违工作中,他多次上门与居民坦诚沟通,最终赢得理解与配合。
  当协商平台成为居民的“传声筒”与“议事厅”,当党员骨干与热心群众成为邻里的“润滑剂”与“主心骨”,居民便从社区治理的看客,转变为家园建设的主角。这也是珠海街道基层治理的活力密码。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协商议事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精准聚焦民生需求,不断拓宽议事范围,以务实举措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与居民携手‘议’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社区新篇章。”薛秀杰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