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供销社发挥“双向流通、三产融合”优势,“三向发力”为激活城乡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
“放心购物在供销”,激发消费新活力
□本报记者 谭宁 本报通讯员 张晓艺
在全国持续推进提振消费、激活城乡市场潜力的大背景下,西海岸新区供销社充分发挥“双向流通、三产融合”优势,以构建流通网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消费场景为发力点,塑造“放心购物在供销”品质形象,全面激活城乡消费市场,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建成14处供销超市
构建全域流通网络体系
“以前买盆栽、寄快递、洗衣服,得跑好几个地方,耽误半天工夫。现在好了,来这儿一趟全搞定。”在供销超市海信桥店里,正在前台咨询供销衣物代洗收送服务的岛城市民李治宁高兴地说。
环顾这个青岛市主城区首家供销超市,生鲜区各类本地新鲜果蔬琳琅满目;花卉专区,货架上各类盆栽绿植摆放整齐,不时有市民前来选购;一旁的快递收发点,包裹进进出出,十分繁忙;角落的代洗收送服务区,几位老人正在服务人员的帮助下办理洗衣业务。
近年来,新区供销社大力构建城乡联动综合服务体系,实施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和基层社质量提升“双行动”,联合青岛市社、青铁商业公司打造青岛市主城区首家供销超市,累计建成14处供销超市,打造集农资农技服务、快递收发、金融服务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城乡一站式消费服务网,形成商贸服务与便民平台深度融合的城乡综合服务体系,同步推进再生资源利用回收网络与流通体系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城乡商业承载能力与基层民生服务效能。同时,不断提升农资流通服务能力,通过“一站式”直配方式拓展区域性农资平台,构建“1小时农资配送服务圈”,深入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推广绿色高效农资产品,强化质量监管。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放心购物在供销”
走进位于六汪镇的“朱家沟供销农场”,连片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农场负责人王中成介绍:“我们严格按照绿色、有机标准生产,采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专业化、绿色化种植模式,确保蔬菜的品质。”
在供销超市名优产品展销中心“特色农品”体验区,市民张玲正在品尝刚切好的供销农场直供水果:“这里的水果蔬菜看着就新鲜,包装上有供销社的标识和追溯码,吃着特别放心。”
据悉,新区供销社通过高标准建设供销农场,推进质量品牌双提升,采用绿色化、设施化种养模式筑牢产品质量根基,同步构建“1+1+N”品牌体系:以“青供”主品牌为引领,培育“胶供”地域子品牌与特色单品IP矩阵,通过“青岛农品”体验店实现场景化营销,形成从源头管控到终端体验的完整闭环,全面塑造“放心购物在供销”品质形象。此外,新区供销社还强化与邮政快递、村村通客运站等业务衔接,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提升农产品冷链仓储能力,畅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创新消费场景矩阵
打造全链路消费生态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供销农场直采的‘胶供’牌蜜桃,新鲜直供。点击下方‘供销甄选’小程序,即可同城送达……”在西海岸新区海韵嘉园小区供销市集现场搭起的直播间里,主播小徐热情地向线上观众推介。
新区供销社积极构建全链路消费生态,以供应链、电商、物流等流通骨干企业为支撑,构建“常态化惠民+数字化赋能”为一体的消费促进体系。聚焦农产品丰收季及传统节日,系统性实施惠民促消工程,建立“日常折扣+节庆促销”长效惠民机制,打造品牌化“供销市集”,年度规划落地30余场活动。同时,借助“供销甄选”小程序、直播电商与社区团购等数字化工具,利用“供销一卡通”打通全领域消费通道,实现“实体展销+云端直播+社区巡展”立体化营销,形成线上线下消费共振,预计带动年度消费增长15%,全面激活城乡消费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新区供销社还探索“供销+”跨界融合,以“腾笼换鸟”方式激活灵山岛供销社闲置低效资产,将“供销元素”“海岛文化”“年轻业态”三维融合,打造集咖茶体验、餐饮酒吧、电商直播、商务活动、供销陈列馆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海岛供销文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