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宝山镇举行劳模精神宣讲会暨深化推进“品质宝山”建设动员会

追榜样之光,聚奋进力量

  □本报记者王艺华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凝聚“品质宝山”建设的奋进力量,7月7日,宝山镇举行劳模精神宣讲会暨深化推进“品质宝山”建设动员会。来自青岛真情巴士集团的全国劳动模范于义睦、“山东省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卢振华等先进模范代表,与宝山镇党员干部群众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充满力量与温度的“精神洗礼”。

  “榜样之声”立标杆
劳模精神浸润人心

  活动伊始,两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劳模率先登场,他们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深刻诠释了“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深刻内涵。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于义睦,从事公交行业26年,从一名普通驾驶员成长为“全国十大最美公交司机”“中国好人”。宣讲中,他分享了自己总结的“五心四点”服务法。此外,他手机里存着3000多位乘客的联系方式,长期帮扶各类特殊群体。“服务没有终点,只有更用心。”于义睦质朴有力的话语,赢得了在场听众的掌声。
  “山东省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卢振华,有着11年公交车驾驶经验。他始终秉持“干一行爱一行,把工作做好、做细、做活”的准则,总结的“四个一”工作法被纳入真情巴士公交驾驶员培训教材。“平凡岗位也能成就不凡,只要用心、用情、用力。”卢振华的故事,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劳模精神的温度与力量。
  宣讲过后,宝山镇“精业兴农”先锋号授旗仪式举行。于义睦作为授旗人,将象征责任与使命的旗帜郑重交到宝山镇风河村党委书记杨力手中。接过旗帜,杨力表示:“这面旗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兴农’的责任。”他表示,今后将以劳模精神为引领,聚焦农业产业升级,推动蓝莓种植、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为“品质宝山”建设注入强劲“农”动力。
“身边之光”践初心
先锋代表共话奋进

  “如何将劳模精神融入本职工作?”“基层岗位如何‘以小见大’促发展?”在“学榜样 强担当 促实干”微访谈环节,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宝山卫生院党支部书记王文强,全省优秀教师、大张八小学教师魏超祥,青岛市级非遗传承人刘瑞华,青岛蓝莓科技小院负责人徐连明等4位不同领域的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展开深入交流。
  “从医20年,我始终记得‘医者仁心’的初心。”王文强说,“学习劳模,就是要把‘精益求精’刻进每一次诊疗、每一场健康服务中。”魏超祥分享了扎根乡村教育20年的体会:“劳模的‘专注’,正是教师深耕课堂、培育人才的‘密钥’。”刘瑞华坦言未来将融合新技术、新手段,将宝山地秧歌发扬光大。徐连明从科技助农、人才培育、联农带农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实现“种一棵蓝莓、富一方百姓”的实践路径。四位代表的分享,展现了不同岗位上的奋斗者对劳模精神的理解与践行,引发了全场共鸣。
“实干之姿”表决心
同心共筑文明家园

  为凝聚起全镇上下学榜样、促实干的强大精神力量,10位来自医疗、教育、农业、文化等领域的代表,与全体参会人员共同发出《爱岗敬业建新功  共筑文明新家园》倡议。“以匠心铸就卓越,争当建功立业先锋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品质西海岸’‘品质宝山’建设贡献力量!”倡议声中,“学习榜样、争做榜样、实干担当”的共识在会场内外传递,充分营造出立足岗位、奋进实干的浓厚氛围。
  这场充满温度与力量的宣讲会,不仅是一次先进事迹的分享会,更是“品质宝山”建设的动员会。劳模精神是宝山镇高质量发展的“精神灯塔”,它将在宝山大地生根发芽,让“品质宝山”的建设蓝图在实干中越绘越清晰。
  下一步,宝山镇将深化劳模精神学习宣传,推动“三种精神”融入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各领域,以实干实绩谱写宝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