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益”路同行
大场镇“场享益站”启动,凝聚服务群众力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桑榆映霞”志愿服务队队长毕纪花(左)直播带货,推介“场好品”。(大场镇供图)
□本报记者 徐丽
近日,大场镇“场享益站”启动仪式举行,标志着该镇志愿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场镇积极推行“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专业社工赋能志愿服务队伍,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在凝聚服务群众力量的同时,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平台筑基<<
打造服务新阵地
启动仪式现场,红歌演唱铿锵有力,舞蹈表演活力四射,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为群众带来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舞台一侧,“健康义诊区”“小家电维修区”“政策宣传区”等六大便民服务专区有序排列,精准对接群众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剪纸社老年志愿者、传统糖画艺人现场教学,让群众通过精美的剪纸和糖画作品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悉,“场享益站”位于大场镇吉利河路120号,内设“爱心休息区”“心愿互助角”等功能区域,为群众提供精准化、便捷化服务。活动首日,超200名群众走进“场享益站”参观体验,感受贴心服务。
>>益农行动<<
开启助农新模式
在“场享益站”的“数字乡链”直播间里,三河埠村党委书记、“桑榆映霞”志愿服务队队长毕纪花正指导两名专业主播推介大场海鸭蛋、地瓜干等特色“场好品”。
与此同时,“益农超市”抖音账号同步播放“场好品”AI数字人推介视频,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拓宽大场镇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我们针对困难群体建立‘一户一档’需求清单,联动本地超市、生鲜企业及餐饮单位,构建稳定供销关系。”“场享益站”负责人刘伟介绍,站内还组织志愿者参与农产品分拣、装箱等工作,帮助农户降低人力成本。除了线上直播带货,大场镇还定期举办“采摘体验+农产品直销”等线下活动,引导市民游客实地购买,有效解决本地农产品“滞销”难题。志愿者们还通过微信群、短视频平台发布产品视频,举行线上团购活动,带动线上销售,切实促进农民增收。
>>机制保障<<
构建治理新格局
“没想到还能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以后我要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大场镇居民陈霞拿着刚从“益农超市”兑换的酱油,脸上洋溢着喜悦。据悉,大场镇建立“公益积分”激励机制,“益农超市”通过发布志愿活动信息、记录居民志愿服务时长和服务表现、设定积分规则、设立专区兑换商品等方式,形成正向激励闭环,充分激发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益农超市”运用“1+5+N”指标评价体系,已带动20余名群众主动加入志愿队伍。该体系通过量化志愿服务表现,让奉献“看得见、摸得着”,真正实现“让奉献增值,让德者有得”。
“大场镇积极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新方法、新路径,以社工赋能‘桑榆映霞’志愿服务队,提升志愿服务活动质效。”大场镇平安法治和社会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夏乾峰表示。为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场镇实施“赋能成长”专项培训计划。30名专业社工发挥优势,针对“桑榆映霞”志愿服务人员开展系统培训,切实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下一步,大场镇将以“场享益站”为平台,持续深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组织实施一批常态化、长效化、“小而美”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助力“品质西海岸”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