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线筑匠心,碧水清流映初心
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职工张栋凯坚守污水处理一线,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担当

▲张栋凯正检测水质情况。
张栋凯是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职工,2023年退役转业后,以满腔热忱投身新区污水处理战线。这位曾经的“门外汉”,凭借军人的坚韧意志和党员的赤诚之心,迅速成长为守护碧水清流的技术骨干。工作中,他驾驶皮卡车奔波于4个镇街14个村庄,日均巡检线路约150公里,面对技术难题与设备异常,他敢于负责、善于攻坚,在工作之余,他还热心帮助群众,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服务民生的动人篇章。
战场转换,初心如磐
18岁投身军营,20岁光荣入党,张栋凯在部队时曾担任汽车维修班班长,责任与担当早已融入他的血脉。
转业后,他毅然投身农村污水处理一线,在这个没有硝烟却关乎千家万户的“新战场”上,他以军人敢碰硬、勇担当的作风开展工作。4个镇街、14个村庄遍布他的足迹,一本本详实的巡检日志,记录着基层工作的点点滴滴。面对人手短缺等困难,他将皮卡车作为“移动阵地”,日均巡检里程约150公里,只为守护13个污水处理模块和1座污水处理站平稳运转,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总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处置。
工作以来,他用行动诠释担当,用车轮丈量责任,累计巡检里程6万余公里,水质合格率100%。
匠心实干,攻坚克难
污水处理工作的复杂性,考验着每一个从业者的智慧与韧劲。
张栋凯始终本着“降本增效、提质创优”的工作思路,紧盯源头用好快检包,每日细心观察进水水质,动态调整药剂投加量,凭借精准调控,实现药耗连续6个月下降,设施完好率稳定在95%以上,大幅节约了运维成本。
有一次,灵山卫街道窝洛子村污水处理模块突发异常,张栋凯第一时间赶到,排查发现管道堵塞,如果等待维修队伍到场,末端井将面临冒溢风险。
于是,他当机立断,与同事紧急研究现场改造方案,在狭窄空间里,他与时间赛跑,汗水混着泥浆浸透衣衫,手上动作却精准利落。经过两小时的抢修,管道改造完成,成功解除风险。
看着满身泥泞的自己,张栋凯笑着说“值了”。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张栋凯的身影,他常说:“工作总要有人干!我是退役军人,是党员,就该冲在前,干在前!”
军魂永驻,守护温暖
退役后的张栋凯依然保持着乐于助人的满腔热血,将这份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
今年4月的一个雨夜,结束一天工作准备返程的张栋凯,发现污水模块对面有两个女孩在雨中哭泣。他立即上前询问,得知两人是外地来新区求学的学生,因不熟悉环境错过了最后一班公交车。看着女孩们焦急的神情,张栋凯主动表明身份,安抚她们不要害怕,并开着私家车将她们安全送回学校。女孩们深深鞠躬致谢的那一刻,张栋凯心中满是温暖与快乐。
无独有偶,5月份的一个午后,张栋凯在日常巡检时,发现一位80多岁的老人摔倒在自家菜园。他迅速上前扶起老人,仔细询问身体状况,在确认老人无大碍后,又将老人背回家中。离开前,张栋凯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老人,叮嘱道:“保重身体,遇到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
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张栋凯的故事,是车轮碾过6万公里的热爱,是泥浆斑驳工装下的担当,是助人为乐的暖心善举。他以匠心守护碧水,用真情温暖人心,默默奋战在污水处理第一线,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