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新区聚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总量居全市第一

这张就业“民生答卷”,够靓!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包永静 孟陈
  
  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锚定“五四三二一”工作总思路,聚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区就业创业、人才服务、技能提升等工作亮点纷呈,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半年答卷”。
  1-6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的22.08%,总量持续位居全市第一,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凭借卓越的就业工作成效,新区荣获“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获评全省首批、全市唯一“山东省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建设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荣获山东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表现突出单位、山东省“数智就业”服务区试点建设单位等省级荣誉。
  为持续优化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盘活汽车东站闲置场地资源,建设启用新区零工之家(人力资源大市场),开展政策宣讲、招聘会等各类活动80场,每天服务各类求职招聘人员近1000人。强化重点产业链人才服务保障,依托“青西智找活”、“就业创业一张图”、人力资源市场等就业服务平台,开展“直播带岗”“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229场,高质量承办“沿黄九省区劳务协作发展交流活动暨2025年山东省春风行动推进活动启动仪式”。创新开发“就业贷”金融产品,举办“西创赢”系列活动51场,新增“青岛市创业型特色街区”9个,数量居全市第一,扶持创业492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57万元。
  在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方面,开发线束组装、泳衣泳帽修理等“家门口”就业项目53个,带动就业9000余人。依托44处“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开展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204人。全面推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帮扶全区16~35岁登记失业青年实现就业1078人。
  同时,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注重加强青年人才“引育留用”服务,组织1641家次新区重点企业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安交通大学等省内外重点高校,开展“千名人才进新区”、“巡回招聘周”、“青雁归巢”寒假行等引才推介活动,吸引青年人才来区留区回区发展。开展“红帆领航 青心向党”高校学子看新区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山东科技大学、青岛黄海学院等10所驻区高校近1000名师生沉浸式感受新区发展脉动。建设启用驻区高校“职达校园”人才就业服务站14处,开展“就业创业第一课”“名企游学”等活动,服务大学生1700余人。通过“定制短信”方式,为高校毕业生推送招聘活动、岗位信息10.5万余人次。通过“即申即享”,高效落实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费等人才政策7949.8万元,惠及高校毕业生近1.78万人次。
  此外,在强化培育评选技能人才方面,深入推进“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新评价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16人。推进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2583人,其中,高级工及以上1279人。加强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建设,青岛市机械技术学校升级为高级技工学校,新设立全省首家特色电力技工学校——青岛新兴电力技工学校,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指导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设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废水处理工、废气处理工等新兴产业所需培训工种。深入摸排劳动者培训和企业岗位需求,通过集中技能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培训重点群体2910人次。
  下一步,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以建设“山东省高质量充分就业县”为契机,深入开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三年行动,持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加速青年人才集聚,推动技能人才培育提档升级,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