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关工委革命传统报告团团长张世金退而不休献余热
用两万余字讲稿和上百场宣讲播撒雷锋精神的火种
传递“锋”火,他奔忙在路上

张世金平日里阅读大量与雷锋有关的书籍、刊物。(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王雪
本报通讯员 王丰业 崔锦萍
今年73岁的张世金是西海岸新区关工委革命传统报告团团长,曾荣获山东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等荣誉称号。退休后,他深入校园、社区宣讲雷锋精神,用20000余字的讲稿、上百场宣讲,在广大青少年、居民心中播撒雷锋精神的火种。他还写下了一篇又一篇饱含激情、脍炙人口的新闻报道,热情讴歌新区涌现出来的学雷锋模范人物。他的100多篇新闻稿件被学习强国平台、《雷锋》杂志、《中国国门时报》、《关爱》杂志、《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采用,营造了人人学雷锋、个个争先进的良好舆论氛围。
把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中
“同学们,咱们今天讲讲雷锋叔叔的螺丝钉精神。”近日,在西海岸新区建工小学的讲台上,张世金手持泛黄的《雷锋日记》,通过课件的形式为同学们讲述雷锋故事,让学雷锋在新时代青少年中蔚然成风。
张世金是黄岛海关退休老干部党总支书记。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恰逢区关工委从退休干部中挑选五老志愿者组成革命传统报告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曾在青岛警备区教导大队担任过政委、又长期在地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宣讲经验的张世金得知后,第一时间加入到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行列。
加入区关工委革命传统报告团后,张世金便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首选课。他晚上挑灯备课,白天到社区、学校宣讲。他通过反复查找、阅读大量有关雷锋的书籍、刊物,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编写出几十篇讲稿,制作了《歌声里的雷锋故事》《学习雷锋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学习雷锋 营造快乐校园 做个快乐孩子》《从小立下报国志 长大祖国挑选你》等多个宣讲课件,用讲故事的形式,围绕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用详实的文字资料和生动的影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现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并深刻剖析雷锋精神的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新区多所学校、多个社区都留下了张世金宣讲的身影,每年有数以万计的青少年聆听张世金讲述雷锋故事。张世金先后被多家单位聘为全民国防教育专家、被西海岸新区兰亭小学等6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被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聘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特聘专家,入选青岛市社科联讲师团专家库。
参与“双创”活动,营造浓厚学雷锋氛围
自2020年开始,区关工委组织开展创建“雷锋学校”“雷锋社区”活动,旨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这让张世金有了更大的发挥余热的平台。为了充实“双创”内容,保证“双创”质效,张世金和五老志愿者们与相关学校、社区组成对口创建小组,多次到对口学校、社区走访调研,帮助起草创建标准和实施方案。他协助社区制定了活动目标及考评标准,并向居民发出参与学雷锋活动倡议,营造浓厚的学雷锋氛围。
张世金积极指导试点社区将雷锋精神纳入居民教育体系。他指导试点社区编写学雷锋辅导教材,制定居民学习计划。他还指导试点社区设立雷锋塑像、雷锋展室、雷锋长廊、雷锋读物阅览室,并将学雷锋活动融入社区弘扬传统文化、家风家教宣讲等活动中,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在区关工委开展的“创雷锋社区、建和谐家园”活动中,张世金和五老志愿者尤其注重发挥“身边雷锋”的感召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选活动,先后制定了“学雷锋先进单位”“学雷锋先进个人”“学雷锋文明家庭”“学雷锋文明店铺”评比标准和评比办法。截至目前,已经有10个社区通过了西海岸新区“雷锋社区”验收。
通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逐渐形成了人人学做雷锋、个个争做好事的良好风尚。一些社区以“雷锋来到俺们村”“把雷锋精神带回家”为活动载体,建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家庭代办站、雷锋驿站等,为居民送去温暖与关怀。长江路街道丁家河社区成功创建山东首家“雷锋社区”;隐珠街道黄土庄社区办起新区第一家社区雷锋展室,每年接待省内外参观者一万多人;新区已评选出20所“雷锋学校”……新区群众切实感受到“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雷锋就在咱身边”。
深入基层笔耕不辍,讴歌学雷锋模范人物
张世金从2019年开始义务担任《雷锋》杂志社青岛工作站执行站长,这为他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期间,他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写出了一篇又一篇饱含激情、脍炙人口的新闻报道,热情讴歌新区涌现出来的学雷锋模范人物,激励广大青少年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青岛黄海学院建校29年来,坚持“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张世金先后多次到该学院调研采访,深入教师、学生之间座谈。他撰写的《大树参天赖根深》《滚烫的雷锋情怀》等长篇通讯,被《雷锋》杂志等多家新闻媒体采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反响。日照市政协常委、教育专家滕兆敏看到报道后专程到青岛黄海学院考察学习,汲取经验。
青岛真情巴士集团有限公司组建21支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每年参与群众性志愿服务15000多人次。张世金先后12次到该公司采访,撰写出《把真情播洒在通往文明的路上》一稿,被多家新闻媒体刊发,在全国展示了新区的文明形象。此外,张世金还以《“戏台”搭到家门口 “主角”唱响爱民曲》为题报道了黄岛街道101支志愿服务团队,报道过雷锋战友梁友德、雷锋班第21任班长李桂臣,报道过多个从驻青部队转业退伍的学雷锋标兵、优秀退役军人的风采和两名海军大校学雷锋的先进事迹,报道过英雄交警李涌……他拍摄的反映新区学雷锋活动的照片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展览。
2022年秋天,张世金在西海岸新区珠江路小学宣讲雷锋精神期间,发现该校通过发挥班主任榜样示范、组织引领作用开展创建“雷锋学校”的新闻线索,便立即进行跟踪采访。他先后5次来到学校召开班主任座谈会和校长访谈会,到班级与孩子们交流。他用了解到的素材,写出的《选好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领头雁》一稿,同时被《雷锋》杂志、新浪教育、大众视点等采用。
多年来,张世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采访调研的路上和构思写作的灯下。他驾车行程5万余公里,写下几十万字的采访笔记、研讨文章。100多篇新闻稿件被学习强国平台、《雷锋》杂志、《中国国门时报》、《关爱》杂志、《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采用。张世金一篇篇鲜活的新闻报道经媒体传播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营造了人人学雷锋、个个争先进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