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5处城区易涝点治理有序推进

完工后将进一步缓解汛期城区积水问题,方便市民出行

  □本报记者张静

  城市防洪排涝提质行动是西海岸新区城市更新九大提质行动的重要内容。继2022年-2024年完成16处积水点治理后,今年,新区继续推进解决市民汛期出行难问题,由区城管局对5处城区易涝点进行改造,通过建设地表排水通道、增设雨水管涵、疏通原有雨水管道等措施,改善城区排水条件。
  作为此次治理的重点区域之一,大珠山中路(喜鹊山路-临港路)因地势低洼且混流管道管径不足,积水和管道冒溢现象频发。对此,改造工程将原有混流管道改为排污专用,并新建长度为256米的雨水管道,同时增设3处多箅雨水口,可有效解决周边31公顷地块的雨水排放难题。目前,该工程已顺利完成下管施工。
  与大珠山中路相邻的临港路(大珠山中路-凤凰山路),同样面临管径不足导致的积水问题。改造工程在道路南侧车行道下新建长度为1040米的大口径雨水暗渠,下游与2024年完工的雨水暗渠相连接,可满足周边183公顷地块的雨水排放需求。当前,该工程的下管和路面恢复工作正同步推进,整体进度已完成60%以上。
  此外,隐珠山路(大珠山中路-大卢河)也因管径不足导致隐珠山路交凤凰山路路口易积水。改造工程在道路南侧车行道下新建长度为929米的大口径雨水暗渠,下游排至大卢河,可解决周边108公顷地块的雨水排放问题。
  开拓路(淮河路-辛安后河)的积水问题则源于原有雨水暗渠的双重隐患——管径不足且存在杂物淤堵,导致路口积水严重。改造工程在车行道下新建长度为370米的大口径雨水暗渠,与淮河路以北现状雨水暗渠连接,下游排至辛安后河,可解决周边196公顷地块的雨水排放问题。该工程目前已完成200余米。
  云台山路(胶黄铁路桥)的积水成因更为复杂,涉及雨水管道淤积、雨水箅子未接入管道、高架桥底排水不畅及河水易倒灌等多重问题。改造工程在道路两侧设置长度为730米的排水沟,将铁路放坡范围的雨水截留,减少铁路桥低点处的积水,可解决周边31.2公顷地块的雨水排放问题。目前,该工程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沥青路面恢复工作。
  截至目前,这5处城区易涝点的治理工作均按计划有序推进,完工后将进一步缓解汛期城区积水问题,方便市民出行。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