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岛街道富源公馆东郡小区创新“规划+运营+共治”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闲置资源变身“幸福空间”

居民在升级后的小区活动室内打乒乓球。 (薛家岛街道供图)
□本报记者 丁霞
小区公共资源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刚需载体”,更是社区凝聚力的“培育土壤”。然而,不少居民小区因缺少相关规划、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公共资源长期闲置。今年以来,薛家岛街道玫瑰山路社区富源公馆东郡小区以“规划+运营+共治”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成功唤醒“沉睡资产”,让小区公共资源变身“幸福空间”,极大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小区更安全<<
“垃圾场”变身充电车棚
“富源公馆东郡小区于2013年11月交付,有5栋高层住宅楼,共有居民457户。”薛家岛街道玫瑰山路社区党委书记武楠告诉记者,此前小区没有充电设施,导致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上楼充电及占用消防通道现象频发。
2022年6月,青岛富万家物业公司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及张贴公示征求业主意见后,最终决定将小区的大件垃圾场改造成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可同时容纳40辆电动自行车充电,既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又消除了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保障安全,物业在每部电梯单元门口加装监控设备,电梯内安装电动车阻车系统,还将原有模拟信号监控升级为高清数字监控。目前小区共有高清监控53个、智慧社区监控9个,实现了地下车库、楼宇大厅、电梯等关键区域的全覆盖,有效杜绝了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现象。
针对网购大件物品随意堆放导致的杂乱问题,物业公司在小区里建设了大件物品存放处,并配备360度高清摄像头。居民们纷纷称赞:“大件快递有了集中存放的地方,小区环境整洁多了。”
>>生活更惬意<<
小区活动室焕新升级
富源公馆东郡小区活动室曾因功能单一、管理缺位,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居民对小区公共资源管理的满意度不足50%。为此,青岛富万家物业公司主动升级业主活动中心,从硬件到服务进行全面改造:地面铺设运动防滑地垫,添置电动麻将机、棋牌桌椅、乒乓球台与空调。
硬件升级后,物业通过持续运营让空间“活”起来,定期举办特色活动,如端午节组织包粽子活动、母亲节为居民赠送鲜花等,让活动室成了名副其实的“聚心屋”。正是青岛富万家物业创新推出的“规划+运营+共治”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让小区活动室实现功能重构,从“闲置”变为“热门”。
>>环境更宜居<<
共享花园播下和谐种子
富源公馆东郡小区的共享花园生机盎然,春日蔷薇爬满篱笆,夏日薄荷香飘满园,秋日可在菜畦采摘番茄,冬日能在暖房闲话家常。
“此前部分业主将自家花木散放在园区,既堵塞通道又影响美观,物业为此开辟了这片共享空间。”武楠说道。在这里,孩子们交换花种、观察植物生长,老人们侍弄菜畦、分享种植技巧,年轻人周末参与除草施肥、与邻里闲谈,不仅美化了小区环境,更播下邻里和谐的种子,让“陌邻”变“睦邻”。
从充电棚到活动室,从监控升级到共享花园,富源公馆东郡小区以“规划+运营+共治”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让小区公共资源焕发新生。如今,居民口中的“充电方便了”“活动丰富了”“小区有温度了”,正是社区治理创新的生动注脚。这一实践不仅提升了居民幸福感,更为其他小区公共资源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