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2025中国国际海洋水下机器人大赛在新区举行

  □记者 李宛遥 报道
  本报讯 7月26日至27日,2025中国国际海洋水下机器人大赛在古镇口核心区举行。大赛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中国海油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是我国海洋水下人工智能装备领域规模最大的赛事活动。
  本次大赛围绕水下机器人、跨介质航行器等海洋智能装备技术前沿展开,精心设置科幻、创意、仿真、产业、科普、AUV(自主水下机器人)、ROV(遥控水下机器人)、跨介质八个赛道,覆盖海洋水下机器人领域多个关键方向。
  其中,跨介质机器人是一种可以突破水、空两域物理界限,实现在空中、水下两栖作业的机器人,为海洋水下人工智能装备领域的前沿高科技技术。该赛道是国内首次专门为从事该项技术研究的优秀科研队伍提供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将引领跨介质水下机器人研发技术快速发展,并推广其广泛应用。
  科普赛道是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立足广大青少年开展海洋水下人工智能领域科普教育,激发青少年探索水下机器人未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将赛事与学校科技实践教育密切结合,促进青少年人工智能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海洋水下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后备人才。
  本次比赛在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中国海洋大学同步开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大、中、小学及社会企业的396支队伍、1673名选手报名参加。作为本次赛事中唯一的高职院校,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两支团队首次出征,在ROV赛道中荣获三等奖。
  据悉,大赛旨在激发国内青少年发明创新激情,促进先进技术交流和优秀成果转化,展示全国乃至全球海洋水下机器人新装备、新技术、新创意,助力高端海洋智能装备产业快速发展,为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