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马镇打造“三位一体”关爱体系,让老有所依、幼有所育、困有所扶
织牢关爱网,幸福有温度

藏马镇助老大食堂让老人暖胃又暖心。(本报资料照片 □记者 丁霞 摄)
□本报记者 丁霞
近年来,藏马镇以党建为引领,将关怀特殊群体作为工作重点,精心构建起“党员干部主体、志愿队伍载体、支部纽带”三位一体的关爱体系,倾力描绘出一幅“老有所依、困有所扶、幼有所育”的民生画卷。
“三助”行动
绘就幸福“夕阳红”
“藏马镇将‘老有所依’作为民生幸福的重要标尺,推出《服务老年人“暖阳计划”实施方案》,以‘助餐’‘助医’‘助乐’三助行动为支撑,全方位呵护银发群体。”藏马镇民政工作负责人王子攀告诉记者。
据了解,藏马镇升级改造的5处助老大食堂,已成为覆盖43个自然村、惠及4000余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温馨驿站。党员干部与公益岗人员组成“红色送餐队”,将暖心饭菜配送到村、送餐入户,确保老人足不出户便能享用热乎营养的餐食。“饭菜可口热乎,心里更热乎!”受益老人纷纷感慨道。
此外,藏马卫生院党员先锋队每半年为辖区老人提供健康体检、保健咨询及全程陪同诊疗服务,真正实现“入院有人接、住院有人帮、出院有人访”。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该镇不定期举办书法绘画、智能手机培训、防跌倒讲座等特色活动,让老人的生活充实多彩;年轻干部还与老党员结成对子,在“七一”等重要节日邀请老党员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精准帮扶
困境儿童“向阳生”
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牵动着千家万户,帮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是做好民生兜底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藏马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中心户的“神经末梢”作用,以“电话探访+入户探访+路遇探访”相结合的方式构筑起覆盖全域的摸排网络,推动帮扶模式从被动等待的“人找政策”,转变为主动出击的“政策找人”。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藏马镇启动困境儿童帮扶专项行动。21名妇女干部组成爱心团队,创新推出“1+3同心护苗”模式,对全镇31名困境儿童实施结对帮扶:机关干部担任“成长导师”,为孩子们量身定制长远发展计划;村妇女主任作为“属地管家”,动态跟踪孩子的近况;由“马嫂志愿者”组成的关爱小组则提供细致入微的日常照料。多方力量携手,实现“需求摸排-精准匹配-动态跟踪”全链条无缝守护,共同为困境儿童撑起一片晴空。
纾难解困
织密民生“保障网”
“面对生活困难党员、低保对象、困难残疾人家庭等特殊群体,我们发起‘结对帮扶 爱满藏马’行动。”藏马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凯介绍,320名镇村干部以每人包靠1-2户的方式,深入特殊群体家中进行走访,用真情贴近民心。今年以来,累计走访特殊群体382人,收集急难愁盼问题147条。
针对收集到的问题,藏马镇建立详实的汇总台账,依据每户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在春节等重要节日,党员干部带着慰问品到困难群众家中进行走访,并发放“便民联系卡”,构建起电话、微信等常态化沟通桥梁,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应”。
从助老大食堂升腾的烟火气,到困难群体家中传递的深切关怀,再到困境儿童眼中重燃的希望光芒——每一处细节都折射出藏马镇党员干部的赤诚初心。当特殊群体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服务清单”,再升华为群众的“幸福清单”,藏马镇生动诠释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工作理念。下一步,藏马镇将秉持为民初心,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更好关怀特殊群体,让基层治理的根基更加稳固,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