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患者胸腔藏着食物种子
区人民医院健共体双向转诊成功救治一名七旬胸痛患者
□本报记者 龚鹏
近日,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泊里院区呼吸内科与区人民医院总院胸外科通过健共体双向转诊机制,成功为一名患者清除胸腔内的食物种子,及时化解了危机。
据悉,该患者为一名73岁的男性,因突发喘憋、伴左侧胸痛不适,到区人民医院泊里院区急诊科就诊。胸部CT结果显示,患者左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并左肺下叶不张、右肺炎性病变、肺气肿,于是转入该院呼吸内科进行进一步治疗。呼吸内科主任张晓在结合相关检查后确定患者胸腔积液系包裹性积液,穿刺难度较大,最终在超声引导下行胸腔穿刺置管成功,顺利引流出暗红色胸腔积液。
通过化验积液并未发现异常结果,但是结合患者的胸部CT结果,考虑其无论从积液包裹形态还是形成原因,都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为此,区人民医院泊里院区呼吸内科与区人民医院总院胸外科进行了讨论,并对患者进行了胸腔冲洗和相关检查。在对之前引流出的积液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竟在积液中发现了二三十粒黑色芝麻粒大小的异物,疑似火龙果的种子。
然而,患者既没有食管瘘,也没有支气管胸膜瘘,怎么可能把种子瘘入胸膜腔呢?医护人员立即联系检验科进行镜检,显微镜下考虑黑色异物为种子的可能性较大。
经家属回忆,患者近期确实食用过火龙果。但胸腔和腹腔一般是不通的,中间有一层膈肌将两者分开,只有膈肌破裂,才可能导致胸腔和腹腔连通。由于胸腔存在异物,并考虑患者近1个月有过肠道手术史,在与区人民医院总院胸外科团队讨论后,医生建议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探查及治疗。
“泊里院区与区人民医院总院可以双向转诊,只要咱们患者和家属同意,医院会立即和那边对接。”张晓将双向转诊的好处详尽告知了患者及家属,患者家属了解情况后同意转诊。于是,在各种手续安排好的前提下,患者被直接转入区人民医院总院胸外科进行治疗。
后来,区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石运欣利用胸腔镜手术探查,顺利将患者胸腔内剩余的火龙果种子取出,并清理了胸腔内的黏连带和脓腔,详细探查胸腔,完整显露膈肌,无明显缺损。石运欣表示,患者体内出现的种子考虑是结肠穿孔时经过膈肌的小自然管道进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多亏了泊里医院呼吸内科及区人民医院胸外科的医生们,父亲的病才得以快速明确病因并得到及时治疗,这上下级医院的双向转诊太方便了!”患者家属说道。
“双向转诊是一种医疗服务模式,其核心意义在于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合理引导患者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流动,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张晓表示,该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基层医疗资源,使群众的小病在基层得到及时治疗;另一方面可以让大医院更加专注于疑难杂症的治疗,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双向转诊也有助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分级诊疗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减少患者的就医环节和费用。
此次治疗案例是区人民医院泊里院区实行双向转诊的一个缩影。据悉,泊里院区通过畅通的转诊流程、高效的转诊模式,为辖区居民就诊设置了“快捷键”,减少了患者和家属的奔波,保障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为救治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下一步,区人民医院泊里院区将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持续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充分利用区人民医院总院健共体优势医疗资源,让“医靠”更坚实,让健康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