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红色场馆实地研学,打造沉浸式红色实践课堂,同上“国旗下的思政课”……
“开学第一课”,很燃!

左:山科大国旗护卫队参加太行山路小学开学典礼。(区教体局供图)
右:江山路第一小学学生走进杨家山里开展研学。(区教体局供图)
□本报记者 丁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秋季新学期的开学系列活动中,西海岸新区不少学校都融入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培育家国情怀”等内容元素,用红色精神照亮“开学第一课”。从红色场馆实地研学到主题仪式沉浸式体验,再到思政课堂深度阐释……各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抗战历史“活”起来,让爱国精神“扎”下根,为学子们开启了一堂堂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太行山路小学>>
携手开展红色教育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9月1日,太行山路小学洋溢着庄重而热烈的氛围——学校将“开学第一课”与新学期开学典礼深度融合,以“致敬军人、回顾抗战”为主线,打造沉浸式爱国教育场景。
当天,学校特别邀请现役军人、辖区民警及山东科技大学国旗护卫队共同参与了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随后,肖焕盛校长为现役军人、民警颁发“校外辅导员”聘任证书,搭建起“校园+社会”的红色教育桥梁,让家国情怀的培育有了更鲜活的“榜样载体”。
活动中,肖焕盛带领师生回顾抗战岁月里“军民一心、共御外侮”的壮阔历程,强调“个人成长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他向学生们提出期许:要以抗战先辈为榜样,把“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的志向融入日常,课堂上认真求知,课后主动探索,用知识武装自己;要以阅兵军人为标杆,学习他们“日复一日刻苦训练”的韧劲,用坚持换来进步。
据悉,接下来太行山路小学还将通过组织传唱红歌、观看红色电影等形式,让伟大抗战精神从开学仪式延伸至日常,引导学生成长为有担当、有韧性的爱国少年。
海之韵小学>>
打造红色实践课堂
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海之韵小学将“开学第一课”打造成系列化、沉浸式的红色实践课堂,通过“听、讲、绘、剪、看”多维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抗战历史,在情感共鸣中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在9月1日举行的升旗仪式上,石霞校长讲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从“山河破碎”到“浴血抗争”的历程。随后,少先队员们纷纷走上台,分享“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等抗战故事。
学校还设计了四大特色实践活动:在“抗日故事我来讲”比赛中,各中队从故事完整性、情感表达等方面评选优秀选手,让红色故事在童声中传递;在“绘红色长卷”现场,四年级学生分工合作,用画笔再现“小兵张嘎”“地道战”等经典抗战场景,百米长卷完成后在校园展出,成为流动的“红色课堂”;在“剪红色记忆”活动中,老师指导学生用红纸剪出“五角星”“抗日英雄”等元素,让孩子们在指尖操作中加深对历史的记忆;在“同上一堂思政课”环节,一年级学生制作“致敬英雄”祝福卡,三年级学生绘制“强国强军”主题画,这些作品后续将在校园宣传栏展出,成为孩子们表达爱国情感的载体。
江山路第一小学>>
走进红色场馆研学
实地触摸抗战历史
江山路第一小学将“开学第一课”搬到抗战“红色堡垒”杨家山里,让少先队员在实地研学中“触摸”抗战历史,在聆听故事中感悟家国情怀。
走进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墙上的黑白照片、展柜里的旧步枪,瞬间将孩子们带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中共青岛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一级调研员、青岛红色文化研究会创始人张辉结合实物,为大家讲述了杨家山里军民“依托山区地形,开展游击战、地雷战”的故事。
“为什么战士们不怕困难?”“村民们为什么愿意帮助八路军?”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张辉耐心解答:“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保卫家乡、保卫祖国!”
“原来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少先队员们纷纷表示,回去后将把杨家山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伙伴听。
江山路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程梅表示:“把‘开学第一课’放在红色场馆,就是希望让少先队员走出校园,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感受伟大抗战精神,让‘家国情怀’不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信念。”
青岛理工大学>>
“国旗下的思政课”
激励学子拼搏奋进
青岛理工大学在开学季通过“国旗下思政课+青年分享”的形式,引导大学生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力量,明确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开学日的清晨,该校千余名师生代表齐聚礼贤广场。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师生们齐唱国歌。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金德以《铭记伟大胜利,勇担时代使命》为题,带来一堂生动的微思政课。
刘金德结合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历史事件,用详实的史料还原抗战历程,并深入阐释伟大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伟大抗战精神不是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爱国主义的旗帜永不褪色’——就像当年青年投笔从戎,如今我们也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科研、学习中敢于啃硬骨头,学好本领建设国家。”
随后,9名学生代表以《他们的步伐,我们的脚步》为题分享感悟:退役士兵大学生张申龙表示,将继续开展国防教育宣传,传承红色基因;赴贵州支教的宗立盛提到,要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以专业服务国家;参与机械创新大赛的王俊豪说,要以“匠心”锤炼本领,为制造业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