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实现共赢发展 ◆勇于创新破界突围 ◆心怀责任反哺社会
新区女企业家商会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凝聚“她力量”、传递“她温度”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

▲新区女企业家商会为女企业家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区工商联供图)
□本报记者 王雪 本报通讯员 牛京帅 葛彦君
在西海岸新区经济发展的澎湃浪潮中,新区女企业家商会始终是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像一个温暖的“港湾”,汇聚了一群满怀梦想与担当的女性企业家。她们一手撑起温馨幸福的小家庭,一手开拓事业发展的广阔疆土,心中更怀揣着服务社会、助力新区发展的赤诚之心,以实际行动在西海岸新区这片热土上演绎着生动励志的现实版“乘风破浪的姐姐”。
平台实力强不强
且看战绩亮不亮
“衣服设计得再好看,没人看见也是零。”说这话的是新区女企业家商会会员企业逐梦蹊服装品牌负责人孙君。去年这个时候,她还因为库存积压愁得夜不能寐。转机来自商会发起的那场“自我代言”走秀活动。
活动没有邀请专业模特,女企业家们亲自上场。卖建筑材料的、做海洋科技的、开酒店的……新区各行各业的女企业家们穿上逐梦蹊的服装,自信地走上T台。这绝非一场普通的走秀,更像是一场“全家总动员”:做餐饮的会员提供场地,搞会展的会员支援设备,懂营销的会员连夜制定推广方案。活动结束后仅仅4天,孙君就清空了库存,两个月后,销量实现了翻番。
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平台的力量,更是抱团的力量。这些力量从来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彼此借力、互相成就。商会搭建的平台,让企业打破“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从“各自为战”到“共赢发展”的跨越。自2010年商会成立以来,已累计为会员企业对接合作项目120余个,帮助30余家企业解决销售、资金等难题,带动会员企业整体营收增长超30%,推动相关产业链产值提升近2亿元,协助会员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金额累计超5亿元。商会通过“资源共享、互帮互助”的模式,把“小我”聚成“大我”,把个体难题变成集体课题。
技术赋能够不够
且看创新多不多
如果说助力服装企业销量翻番,体现的是商会的“柔性能量”,那么帮助兴国涂料走向国际,则彰显出商会的硬核“技术实力”。
商会会员企业兴国涂料专注于环保涂料研发生产,掌握着核心技术,却困于资质申报和产学研对接难题。商会会长王岩针对企业面临的这些问题组建“政策赋能小组”,联合“娘家人”区工商联召开政企对接会,联系各大高校的专家团队,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协调银行解决企业研发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在商会的穿针引线之下,兴国涂料与政府部门、高校、银行、国企形成合力,高效破解了资质申报和产学研对接难题。如今,兴国涂料拥有25项国家专利,参与制修订33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类型覆盖水性木器漆、工业漆等四大类上百款,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等领域。
技术突破,从来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开放协作的结果。商会以“服务企业”为核心,打破行业壁垒,为企业链接政策、技术、资金等关键资源,为新区女企业家搭建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目前,商会会员企业既涵盖房地产、酒店、法律等传统行业,更广泛布局海洋经济、数字文创、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形成“传统+新兴”多元产业矩阵。商会会员企业用事实证明,女性不仅能闯荡商海,更能攀登技术高峰。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商会平台上碰撞出创新火花,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新兴产业加速成长。
担当作为实不实
且看笑容暖不暖
“谢谢阿姨们,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甘肃定西女孩小娟,收到来自西海岸新区女企业家商会“一对一”助学帮扶的助学金和新书包时,脸上露出了腼腆又灿烂的笑容。这份暖暖的笑容,正是新区女企业家商会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注脚。
2021年起,新区女企业家商会设立“伊见青新慈善基金”,开展“一对一”助学。不仅帮扶本地贫困学生,还将目光投向甘肃、贵州等省份的偏远地区,累计帮扶近200名困境学生,投入资金超百万元。不只是捐款,女企业家们更愿意走到孩子身边,定期上门慰问,为学校打造“图书角”,在寒冬送上棉衣棉被,用“暖冬行动”为学子驱散寒冷。
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女企业家们积极参与“助农直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去年秋季,新区果农桃子滞销,商会秘书长姜娜带头出镜拍摄助农短视频,会员企业纷纷认购,短短一周便售出4000斤桃子。近年来,新区女企业家们以“线上推广+线下团购”的方式,助销花生油、面粉超万斤,桃、苹果、地瓜、白菜等各类果蔬总计数十万斤,有效缓解了农户的销售压力,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此外,新区女企业家商会还定期为困难老党员、留守儿童等送去棉被、粮油,这些物资虽不昂贵,却格外贴心。
这些暖心善举,让受助者的脸上多了笑容,也让商会的“她温度”传遍四方。每次收到受助学生的感谢信、看到农户卖出农产品后的开心笑容,大家更加坚定了“致富不忘反哺社会”的信念。企业家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财富,更在于传递温暖。商会以“公益”为纽带,凝聚起女企业家们的爱心,用“助学、助农、助困”的实际行动,架起连接企业与社会的“暖心桥”,既诠释了新时代女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也让“抱团取暖”的精神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
品牌影响大不大且看队伍壮不壮
“加入商会,就像找到了‘娘家’。”这是很多新会员加入西海岸新区女企业家商会后的真切感受。近年来,商会凭借“伊见青新”品牌的创新实践,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女企业家加入,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影响力持续提升,而这背后,离不开三项“全国首创”的硬核举措。
首创城市IP推介模式。自编自导自演《寻宝计划》系列短片,女企业家化身“寻宝人”,展现新区风光与产业实力,4年来全网累计播放量超亿次。
首探AIGC赋能宣传。发布全国首部AI全流程创作的商会主题MV《攀登者的光》,用科技语言讲述女性奋斗故事,引爆全网。
首发“女性专属就业岗位清单”。依托工商联调研百家高新企业,发布数字营销、大健康等领域近千个优质岗位,为促就业、稳民生贡献商会“她方案”。
品牌影响力有多大,会员数量是最佳答案。商会规模连续三年增长30%,众多优秀女性企业家慕名而来。商会先后获评西海岸新区三八红旗集体、优秀党支部、慈善工作先进集体、5A级社会组织,青岛五好商会、“一会一品”优秀品牌单位以及山东省“四好”商会等荣誉。品牌的力量,在于用创新吸引伙伴,用价值凝聚人心。商会通过打造“伊见青新”品牌,既展现了西海岸新区的发展活力,也为女企业家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让更多女性创业者愿意“抱团”而来,在共同成长中书写“乘风破浪”的新篇章。
乘风破浪,是一场共同的远征。从销量翻番的“亮眼数据”,到技术突破的“硬核实力”;从温暖人心的“甜美笑容”,到持续壮大的“旺盛人气”,新区女企业家商会的“姐姐们”,用抱团取暖的智慧、披荆斩棘的勇气,在创业路上绽放光彩。她们用一场场彼此成就、一次次破界突围,真正诠释了什么是“乘风破浪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