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摆渡人”播撒一路“真情”
王勇以“十米车厢”为阵地,用心用情服务乘客,用善行义举温暖人心

▲王勇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一位乘客。□记者 董梅雪 摄

▲王勇上门为老人免费理发。(真情巴士供图)
□本报记者 董梅雪
在青岛真情巴士集团,有这样一位驾驶员,他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达50万公里,始终保持着零事故、零投诉的纪录,用娴熟的车技和真诚的服务,将“十米车厢”变成了传递温暖的“亲情驿站”。然而,对许多人来说,他不止是一位普通的公交司机:他是两位特殊家庭女童心中的“公交爸爸”,是20余个村庄留守老人信赖的“理发师”,是同事身边随叫随到的“及时雨”,是做好事不留名的“救命恩人”……他就是41路线公交驾驶员王勇。多年来,王勇以“十米车厢”为阵地,用心用情服务乘客,用善行义举温暖人心,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守护平安出行
当好村民的“专职司机”
2014年,入职仅一年的王勇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成为真情巴士41路线班长。41路线单程28.5公里,设48个站点,覆盖新区4个街道、20多个村庄,途经医院、工业园区、农贸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犹如一条温情的纽带承载着村民们的生活日常。
每天凌晨5点多,王勇已经驾驶着41路公交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车厢里坐满了早早出行的村民,他们随身携带的各色物品塞满了过道——盛满新鲜蔬菜的小推车、精心捆扎的农产品、一箱箱鸡蛋……构成了这趟公交车独特的风景线。“坐王师傅的车很安心。”一位常坐41路车的村民笑着说,“他开车很稳当,我有时候带30多斤鸡蛋坐车,一路下来一个鸡蛋都不会破。”这份赞誉,不仅是乘客对王勇驾驶技术的肯定,更是王勇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安全第一”职业初心的真实写照。
王勇的贴心服务远不止于安全驾驶。中午时分,当车辆停靠终点站荒里站时,他总会走出驾驶室,耐心帮助乘客搬抬物品。经年累月的相伴,他与乘客们成了老朋友,车厢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浓浓的乡情。
除了驾驶41路公交车,王勇还曾担任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中德应用技术学校等多家单位的通勤班车驾驶员。不论面对何种车型与路况,他始终以娴熟的驾驶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温暖着乘客的心,收获了相关单位的感谢和表扬。
从业十余年来,王勇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达50万公里,始终保持着零事故、零投诉的纪录。同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王勇发挥传帮带作用,将自己总结的安全行车经验和服务心得倾囊相授,累计带徒20余位,用传承引领着更多同行者。
情暖特殊家庭
当好女童的“公交爸爸”
在与村民们的日常交谈中,细心的王勇得知了一些特殊家庭的情况。
2014年,时年7岁的女孩然然(化名)住在王台街道插旗崖村,父亲不在身边,母亲腿部残疾且患有严重肾病,需每月到医院更换导尿管。虽然得到了多方照顾,但是这个家庭生活仍然存在诸多困难——然然妈妈行动不便,每次就医都是一次艰难的跋涉;然然年纪尚小,却早早扛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王勇了解情况后,决定要帮扶这个家庭。
王勇发动班组成员,立下了一个“爱的约定”:每月18日,大家轮流开私家车接送然然妈妈去医院就医。有一次,然然妈妈望着车窗外轻声感叹:“想出来看看,又害怕出去。”这句话一下子戳中了王勇的心——然然妈妈渴望接触外面的世界,可每一次外出却都伴随着身体的疼痛。为了满足然然妈妈的心愿,王勇等人每次都会特意绕路,走风景好的地方,边走边为她介绍,还带她到景区游玩。慢慢地,母女俩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医院的医生、护士在听闻然然一家的情况后,还为然然妈妈开通了绿色通道,让她省去了排队的麻烦。
除了定期捐赠助学金外,王勇和同事们还成了然然的“家教团”。“她没怎么上过幼儿园,上了小学之后学习有点跟不上,我们就用带去的水果,比如橘子、苹果,给她演示数学题的做法。”王勇回忆道。这份持续的关爱让然然变得自信开朗,成绩从班级中下游跃升至前列。“如今,然然已经上高三了,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她的愿望是将来学中医或者法律。”王勇说。
2022年,王勇的帮扶名单上又多了一个名字——10岁的女孩小暖(化名)。小暖的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母亲离家出走,家中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受家庭变故影响,小暖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王勇了解情况后,与同事定期上门看望小暖,给小暖带课外读物、零食、玩具和衣服。为了让小暖变得开朗起来,王勇还特意安排了一位女同事唐恩霞作为小暖的“联络员”。“因为我们班组男同事较多,怕小暖有些心事不好意思对我们说。”王勇说。
最让王勇难忘的是2024年夏天,他和同事们利用休息时间,特意带小暖去了金沙滩。站在柔软的沙滩上,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小暖的脸上绽放出从未有过的灿烂笑容,那是她第一次亲眼见到大海。王勇在一旁看着小暖,既为她高兴,又忍不住心酸:“我们生活在海边城市,可这个孩子已经12岁了,才第一次见到大海。”由于家庭的特殊情况,小暖以往的世界被局限在那个小小的村庄里;如今,王勇正用他的爱心与坚持,一点点为她推开更广阔世界的窗。这次经历也让王勇更加坚定了持续帮扶小暖的信念。
诠释奉献之美
当好群众的“身边好人”
工作之余,王勇还有着“多重身份”。
他是乡村老人的“专职理发师”。作为真情巴士“微笑”志愿服务团队的带头人之一,自2015年起,王勇在工作之余定期组织同事走进新区20多个村庄,为留守老人提供义务理发、测量血压等服务。这其中,最需要耐心与技巧的,是给那些瘫痪在床的老人理发。家住王台街道观里村的韩大爷常年卧床,还戴着呼吸机。每次理发,都是一位同事先慢慢将老人扶起,王勇则跪在炕上小心翼翼地为老人理发。虽然理发过程只有十几分钟,但王勇每次都累得胳膊发麻、满头是汗。但当看到老人焕然一新的样貌时,王勇心中就充满了成就感。截至目前,王勇和同事们累计服务老人超10000人次。
他是同事身边的“及时雨”。2018年,当得知班组成员的父亲患尿毒症,需每周去三次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做透析,王勇主动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称自己常去附近办事,可以“顺路”捎带同事的父亲。从此,每周二、四、六下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多了一个带着“父亲”做透析的忙碌身影,这一帮,就是整整三年。王勇用最朴实的方式,帮同事分担了压力,也让班组的凝聚力愈发深厚。
他是路遇险情紧急施救的“热心肠”。2019年的一天,王勇在探亲途中偶遇胶州市民宋大伟。当时,宋大伟因电锯操作不当锯伤了右腿,鲜血直流,正和妻子驾车去往医院就医,可是妻子在驾车时因慌乱撞上了路边的石墩,导致车辆动弹不得。王勇看到后,毫不犹豫地停车,迅速将宋大伟扶上车,一路疾驰送医。因救治及时,宋大伟保住了右腿。看到宋大伟转危为安后,王勇悄然离开,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直到今年一次街头偶遇,宋大伟认出了这位寻找多年的救命恩人,激动地握住王勇的手,郑重道谢,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王勇,这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点点滴滴的善举,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从十米车厢的真情服务,到帮扶特殊家庭孩子、为老人免费理发,再到路遇险情紧急施救,王勇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人间真情,成为西海岸新区这座文明之城最动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