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大场镇盘活闲置资源,打造“易蓓·字里田间文化村”研学项目

研学游“入戏”,农文旅“出彩”

  □本报记者 徐丽
  
  近日,西海岸新区大场镇“易蓓·字里田间文化村”研学项目启动暨签约仪式在大场镇“前河小院”举行。该项目将通过盘活凤墩村搬迁房屋原址,创新性地将“语文文化”与“乡村生态”深度融合,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感受传统文化的全新平台。

  盘活资源
  沉睡资源变增收活水

  大场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先行盘活搬迁村原址资源,打造“前河小院”项目。截至目前,第一批9个项目已入驻营业,5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旨在打造集农家美食、亲子研学、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乡村新场景,成为西海岸新区书记亮“项”行动的“大场样板”。
  仪式现场,青岛八正投资有限公司与青岛易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市场化合作模式,整合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源,真正让乡村“沉睡资产”转变为助力村集体增收的“活力资本”,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与教育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大场镇党委书记孙涛表示,此次签约的“易蓓·字里田间文化村”研学项目,不仅是企业深耕文旅研学产业的创新实践,更是大场镇“跳出文旅兴文旅、走出教室强教育、深入乡村促振兴”的生动举措,构建了“以学兴旅、以教促农”的发展格局,为大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模式
  构建无边界学习社区

  作为深耕教育领域14年的教育企业,易蓓教育秉持“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的创新理念,参与打造“易蓓·字里田间文化村”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设计充分体现了体验式教育理念:孩子们可在二十四节气种植区亲手栽种中草药;在麦田书屋中品读经典;向当地村民拜师学艺,学习编竹筐等传统技艺;走进木工坊、扎染坊、陶艺窑,动手开展创意实践。
  “这不是传统学校,而是以整个村庄为载体的无边界学习社区。”青岛易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春龙介绍,“字”代表知识、文化与教育,“田”象征自然、生活和乡村,二者的深度融合是项目核心。他表示,“易蓓·字里田间文化村”研学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新区近郊沉浸式语文研学的空白,并全力将其打造成全区中小学生的“校外大课堂”。

  多元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易蓓·字里田间文化村”研学项目将通过把农业资源转化为具象的教育场景,进一步激活乡村闲置资源,推动文旅产业与农业深度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凤墩村而言,“易蓓·字里田间文化村”项目让闲置农舍焕发新生。该项目不仅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新思路,成为反哺乡村、带动村民增收、激活乡村生机的“源头活水”,也为教育改革打开了新空间,正书写着乡村振兴与教育创新相互赋能的新篇章。
  下一步,大场镇将以此次项目签约为契机,以全方位政策支持、精准化服务保障和高效推进机制,全力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见效,努力将其打造成西海岸新区“农文旅体教”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进一步激发大场镇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