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第四届葡萄采摘节在大村镇启幕,“线上+线下”展现葡萄产业蓬勃活力
“葡”写甜蜜曲 “萄”醉八方客

▲在汉之林葡萄园,游客尽情享受采摘乐趣。

▲线上直播带货拓宽葡萄销路。
□文/图 本报记者 梁玉鹏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9月29日,“萄”醉家乡·“葡”写新章——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四届葡萄采摘节在大村镇启幕。本届采摘节创新采用“线上直播+线下采风”双轨联动模式,通过沉浸式媒体直播、特色实地采风线路,全方位展现大村镇葡萄产业的蓬勃活力与乡村发展的全新面貌。据了解,大村镇现有葡萄种植园区18个,总面积达3100亩,亩均产量约4500斤。2023年,“大村葡萄”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如今已成为新区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
>>数字赋能<<
足不出户“云采摘”
“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直播间,今天的直播将串起藤上藤下所有的精彩。”9月29日上午,西海岸新区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南希、高远的轻松开场,拉开了本届采摘节线上直播的序幕。在位于大村镇的汉之林葡萄园,一串串阳光玫瑰葡萄饱满翠绿,镜头所及之处,满是丰收的喜人景象。
直播过程中,线上观众跟随镜头“漫步”葡萄园,既能近距离观察阳光玫瑰、妮娜皇后、夏黑等优质葡萄品种的生长状态,还能聆听大村镇葡萄种植大户讲述背后的“酸甜故事”。“从育苗到挂果,一颗葡萄要经历6个月的精心照料,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是咱大村葡萄糖度高的关键。”种植户的真情分享,让直播间互动热度持续攀升。
为方便市民游客体验采摘,直播期间,大村镇农品推荐官董桂梅携手本地商户,依托海洋大集推广平台,发布了“云采摘”攻略。该攻略以微信小程序“乐游大村”为核心载体,游客一键登录即可查询周边18个葡萄园区的位置、品种、采摘价格,同时还能获取非遗工坊、研学基地、特色民宿及地方美食等信息,实现“一键解锁”大村游玩全攻略。“以前想摘葡萄得四处打听,现在小程序里啥都有,国庆假期就带孩子来。”直播间里,有网友这样留言。
此外,直播还设置“青春推荐官”“幸福体验官”特色环节。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大学生代表化身“青春推荐官”,分享葡萄主题宣传视频的创作理念;亲子家庭代表则以孩子的纯真视角,向市民发出“国庆假期畅游大村”的邀请,让这场直播不止于“卖葡萄”,更成为传递乡村温情的桥梁。
>>线下采风<<
尽享乡村好风光
与线上直播同步进行的,还有两条特色线下采风线路发布。当天上午,大学生团队与亲子家庭分别乘坐“创想号大巴”“亲子体验号大巴”,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乡村探索之旅。
“创想号大巴”上,13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学生手持相机、操控无人机,穿梭在灵龟湖共享田园有机农场等特色节点。“我们不只想拍葡萄,更想记录种植户的坚守与乡村的变化。”团队负责人郝一贺告诉记者,他是工程力学专业大三学生,此次团队计划从“种植的苦、丰收的甜、未来的期望”三个维度创作短视频,还会将小朋友采摘时的纯真笑容融入画面,让更多人了解“大村葡萄”背后的故事。
另一边,“亲子体验号大巴”的游客们则在汉之林葡萄园内尽情体验采摘乐趣。“葡萄特别甜,孩子第一次亲手摘葡萄,兴奋得停不下来。”游客宋晓杰抱着装满葡萄的篮子,身旁的儿子王子羡正踮着脚尖摘枝头的葡萄。记者了解到,为提升采摘体验,大村镇各葡萄种植园区均安排了工作人员传授采摘技巧,同时引导游客按需采摘、避免浪费。
>>深耕品质<<
好山好水育佳果
大村镇拥有“九山百库、两河贯境、绿半全域”的生态优势,土壤肥沃、水源洁净,且昼夜温差较大,为葡萄糖分积累创造了理想环境。目前,大村镇主要种植阳光玫瑰、妮娜皇后、夏黑、巨峰、羊脂玉、赤霞珠等多个优质葡萄品种,其中阳光玫瑰因“果香浓郁、糖度高、口感爽脆”成为主打品种,占据全镇葡萄种植面积的80%以上。
为确保葡萄品质稳定,大村镇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成立青岛西海岸新区葡萄产业协会,并制定《大村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规程》团体标准,从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到采摘,实现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协会定期组织种植户培训,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现在大家都按科学方式种植,葡萄品质一年比一年好。”协会成员、汉之林葡萄园负责人丁月华说。
汉之林葡萄园是大村镇葡萄种植的典型代表。记者在园区看到,200亩的种植基地里,不同品种的葡萄分区种植,灌溉、施肥均采用智能化设备。“园区共种植5个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占80%,现在正是成熟高峰期。”丁月华介绍,园区采用“订单优先”的销售模式,50%的葡萄销往国际市场,主要覆盖东南亚地区,剩余50%供应国内市场;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仅开放两三天采摘,“订单量太大,预计半个月内就能把所有葡萄发完,想体验采摘的市民得抓紧时间。”记者了解到,园区采摘实行“入园免费、带走收费”政策,阳光玫瑰的价格与市场行情基本持平,亲民的性价比深受市民认可。
■新闻延伸
从“卖葡萄”到“卖体验”
今年以来,大村镇围绕葡萄产业,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构建“文化体验+农业观光+数字服务”一体化联动运营体系,让乡村资源“活”起来。
在文化赋能方面,大村镇打造大村鱼拓工坊、“馒有爱”面食文化研究院等特色文化阵地。游客采摘葡萄后,可前往鱼拓工坊体验非遗鱼拓技艺,或在面食研究院学习制作大村特色面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前摘完葡萄就走,现在还能体验非遗、吃农家饭,一天下来特别充实。”宋晓杰说。
在产业串联方面,大村镇系统整合灵龟湖共享田园有机农场、“金扁担”联农共富直播院落、丁家里民宿、青岛国际牡丹产业园等特色节点,形成“葡萄采摘-田园观光-民宿住宿-文化体验”的完整旅游链条。同时,依托“乐游大村”小程序,实现“线路规划、预约采摘、民宿预订”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已吸引游客超万人次。
本次葡萄采摘节的举行,是大村镇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大村镇构建文旅一体化联动运营体系,持续丰富文旅业态,初步形成融合发展新格局。通过农文旅融合,大村镇正从“单一卖葡萄”向“多元卖体验”转型,不仅提升了葡萄产业的附加值,更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让“葡香”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
下一步,大村镇将坚定不移走好特色农业与农文旅融合并进之路,以更有力的举措夯实产业根基,提升富民成色,奋力谱写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大村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