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互嵌”,星光暖心
灵山卫街道星光岛社区打造民族“互嵌式”社区新样板,共筑和美家园

星光岛社区开展“红石榴”街区议事会,解决治理难题。 (灵山卫街道供图)
□本报记者 祁璟
近年来,灵山卫街道星光岛社区立足实际、精准发力,紧扣“空间互嵌、文化互嵌、社会互嵌、经济互嵌、心理互嵌”五个维度,创新举措、务求实效,不断拓展各族居民全方位嵌入路径,有力促进各族居民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持续织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幸福网络。
推动“五维互嵌”
共建和谐社区
推动空间互嵌,夯实共居基础。星光岛社区以“红石榴步行街”“红石榴读书角”为载体,融入民族团结主题元素,打造集文化展示、居民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创新“流动办公桌+”模式,每周定时定点开展政务服务、图书漂流、政策咨询“三合一”巡回服务,同步配置“石榴籽移动驿站”,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办事指南。
促进文化互嵌,增进认同融合。星光岛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开展“中华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各类公益课程及民俗活动,让各族居民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邻里推荐+网格走访”双渠道,深入挖掘各族居民互帮互助典型;推出“点亮星光的人”专栏宣传典型事迹,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推动各族居民深化文化认同、拉近情感距离。
深化社会互嵌,激发共治活力。星光岛社区建立“红石榴街区议事会”,整合党员、各族群众代表、物业工作人员等多方力量,实行“每周一碰头、每月一议事”协商共治机制,有效解决停车难等社区治理难题。同步建立居民需求台账,网格员定期上门摸排诉求,精准对接资源、解决问题,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实现经济互嵌,助力共同发展。该社区联合企业、院校推出定制化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培训-就业”对接机制,目前已吸纳20家企业加入“星光治理合伙人”;搭建“公益大集”微信小程序与“睦邻集市”,促进资源共享和特色产品销售;实施“星光暖心计划”,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等服务,以务实手段强化民生保障,为居民解决后顾之忧。
强化心理互嵌,凝聚社区情感。星光岛社区通过开展“聚邻、近邻、睦邻、悦邻”主题活动,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配备“邻里守望员”;对族际婚姻家庭实行“三必访”,及时提供贴心服务;定期举办“民族团结青年联谊会”“族际家庭分享会”,增进民族理解、消除认知隔阂,营造“社区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强化品牌建设
促进交流交融
灵山卫街道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持续放大各民族交融效应,擦亮“聚同心·共‘卫’来”大统战工作品牌。围绕党建引领、文化惠民、邻里和谐等维度,统筹开展各类特色活动;依托“我的好邻居”小区党建服务品牌,每年制定小区党建服务品牌节庆活动与特色服务“两张清单”,推出“邻里文化节”“百家宴”等30余项活动,采用“跨小区联办+自主办”双轨模式,构建“一社区一品牌、一小区一特色”的邻里活动矩阵,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
同时,灵山卫街道依托“影都卫”影视文化服务品牌与“聚同心·共‘卫’来”大统战工作品牌,创新探索“影视+统战+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借助《蛟龙行动》实景片场暨国防主题文旅研学基地,组织各族居民共同开展国防教育;通过明星流量效应助力,邀请知名艺术家走进社区,开展各类特色活动,用“星光”点亮“烟火气”,实现“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的深度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