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人勤春来早 企业订单多

我区工业经济立足科技创新开局良好

新年伊始,我区不少企业就已人声鼎沸、机器轰鸣,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随着员工年后的陆续就位,各大企业纷纷抢抓年初市场需求的机遇,加班加点组织生产,确保工业经济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实现首季“开门红”。

节日期间坚持生产

作为本地老字号企业,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2012年工业生产总值突破16亿元,创历史新高,保持了生产经营平稳健康发展。继琅琊台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后,科海商标又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白酒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白酒产量稳步提升,较计划目标提高近10%;市场销售再创佳绩,销售额较往年提高20%。生物化工产品衣康酸、葡萄糖酸钠在世界市场的影响力更广,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世界市场份额。“春节期间是产品需求大增的阶段,为保证产品供求协调,在春节期间我们科海公司正常生产。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130名干部员工共同努力,加班加点,累计生产产品350吨,实现总产值1000万元,有效保证了产品供应。”青岛琅琊台集团董事长李悦明说。

无独有偶,作为全球最大的海藻酸钠生产基地、最大的藻酸丙二醇酯生产基地,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也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组织生产。春节期间,该公司平均每天上班人数为1400多人,节日期间共生产海藻酸钠298.54吨,生产甘露醇143.35吨,生产山梨醇94.5吨;生产肥料95吨,累计实现总产值4700余万元。

科技创新成“起跳板”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在新的一年,大多企业都将发展立足点选在了科技创新上。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012年琅琊台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硕果累累,继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后,全国衣康酸、葡萄糖酸研究技术中心又在我公司揭牌,进一步壮大了公司的科技创新力量。集团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不错的成就,白酒研究所开发并完善‘海派原浆’系列酒的生产技术,上市之初就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科海研究所扩大与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华东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技术开发与合作,加快异麦芽酮糖生产技术、海洋微藻发酵生产DHA技术、小球藻等新技术向工业大生产的转化速度。

在青岛聚大洋海藻工业有限公司,“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这句话早已融入了每个员工心中。2012年,该公司重点加强与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国内院所的项目合作,并与美国生物胶体技术研究所等国外科研机构联合,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步伐,在2012年的外贸出口“寒冬期”中,该公司创下出口额30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31%的突出业绩,实现了外贸出口逆势飘红。2012年该公司实现产值6亿元、销售收入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34%。“2013年,我们将加强新应用技术开发和新工艺技术的研究、继续实施产学研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青岛聚大洋海藻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仕鹏说。

市场复苏订单纷至

蛇年春来早,市场复苏需求喜人。记者了解到,春节刚过,我区很多企业已经打响了新春第一炮,迎来了开门红。“今年,在生化产品销售上,我们前往衣康酸出口大国美国与用户磋商,成功赢得1000余万美元的出口订单,同时巩固了老客户,开发了新客户。预计1到3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 5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35%。”琅琊台集团销售部门负责人说。“今年公司国际、国内订单已订到三月份,数量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30%左右,产品价格比去年有5%的增长。”吴仕鹏告诉记者,青岛聚大洋海藻工业有限公司在2013年制定了产值过8亿元,销售收入过8亿元,利润过8000万元的奋斗目标。

环球集团从去年12月份到春节期间,订单数量共计在1.6亿元以上,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2013年底。 李亮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