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人大发言人傅莹答记者问

以柔克刚,回应热点

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傅莹就中日关系、国防预算等热点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作为全国人大设立发言人后的首位女发言人,傅莹当日的表现可谓刚柔并济,不仅认真回答了每个提问,其对于“倾听”的重视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谈中日分歧

“一个巴掌拍不响”“来而不往非礼也”

傅莹表示,中日之间存在的分歧,原因比较清楚,中国希望通过对话、磋商,通过商谈去解决分歧和矛盾。中国人经常讲“一个巴掌拍不响”,要双方都有这样的意愿。

她说,如果对方选择的是强硬的举措,选择的是背弃共识的做法,那么中国还有一句话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傅莹说,钓鱼岛的基本事实非常清楚。傅莹最后对提问的日本记者说,希望通过当天日本记者的报道能够如实地向日本社会传递这个信息。

谈领土争议

果断应对挑衅维护地区和平秩序

傅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领土争议问题上有的国家采取挑衅行为,中国应果断应对、面对和处理。

她说:“我认为这也是向这个地区释放一个重要信号,要维护地区和平,要维护这个地区的和平秩序。”

她指出,亚太地区要在世界上维护和平,国与国之间要有信誉,要信守彼此之间的承诺,要信守达成的共识,否则就乱了。在谈到建设海洋强国时,傅莹说,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谈国防预算

不能保卫自己安全对世界不是好消息

傅莹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国防预算支出的提问时表示,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保卫自己的安全,对世界不是一个好消息。中国在历史上有过国防弱、遭人欺的沉痛教训。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历史记忆是深刻的,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稳固的国防。

关于中国今年的国防预算,傅莹并没有透露。 《新晚报》

相关链接

傅莹出生在内蒙古,1973年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1978年从事外交工作后,曾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中国驻英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没有艰深术语,没有老生常谈,从听众熟悉的事物说起,如细雨入土,很容易将听众吸引过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梅仁毅如是评价自己的得意门生。当问到首次当发言人的感受时,傅莹谦虚地表示自己很紧张,“像个小学生”。不过她认为作为发言人,最重要的是沟通,用对方接受的方式交流。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