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海油勇涉深海【详见二版】

目前,国际范围内的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制造已经出现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在承接国际海工市场转移、进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位于开发区海西湾内的中海油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排头兵。经过2011的业绩拐点、2012的蓄势,2013年,中海油迎来了繁忙的春天。

传统海工转型高端

面对国际海油工程转移趋势,中海油抓住时机,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使得海外订单量源源不断。

据中海油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在手订单有荔湾3-1组块等9个项目;另外,恩平油田群项目、黄岩油田群项目等将陆续签订合同。主要产品为海洋石油平台及陆地LNG终端模块。

目前手持订单可持续到2015年,主要来自雪佛龙、IN-PEX等国际著名石油公司。

在与澳大利亚、日本等客户的合作中,海洋石油工程逐渐实现了由传统海工工程装备向高端、高附加值项目的转变。正在进行的来自日本INPEX公司的订单Ichthys LNG项目,是目前国际天然气加工处理的重要装置。仅该项目就占目前公司手持订单总额的32.4%。能够被日本国内最大的石油生产商青睐,意味着中海油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国际海油工程领域高端,为下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科技创新内涵挖潜

中海油的钢材加工量由2006年的不到1万吨,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17.1万吨,再到2013年预计全年加工量为18.19万吨。这得益于公司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求突破。

该公司围绕建造“大型、深水、高端、国际化”海洋油气开发工程设施与设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产品定位,在大型桩基式平台与陆地模块化油气终端的关键建造技术,焊接与防腐关键技术的提升,专用配套装备和软件的数控化、信息化、国产化,以及深水产品的技术储备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攻关,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

截止目前获授权专利37件;发布企业标准16项;发表技术论文300余篇;多次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进步奖、青岛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中海油方面表示,除了科技攻关,区域优势也必不可少。他们充分利用、依靠青岛海西湾造船、海工产业基地以及仓储、物流方面的优势,拓展场地资源,目前已与周边多家国有大型制造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深水业务迎来开拓良机

国际化、深水化一直是中海油的发展目标。随着我国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项目的推进,中海油的深水业务拉开了大幕。

由于世界能源日益紧缺,深海石油开采设施的设计与制造势必成为海洋石油开采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中海油方面表示,在未来几年,公司产品定位首要一个就是战略发展深水产品,同时巩固和做精浅海油气田导管架和组块产品,积极拓展陆地模块化项目。

近日,该公司与挪威Kvaerner公司就双方共同成立合资设计公司事宜已进行多轮磋商和交流。如果该合资设计公司成立,将大大提高中海油深水开发能力、深水FPSO等产品的设计能力、大型项目国际采办能力。届时,中海油的“涉深海”业务将全面跻身国际高端市场。

张新勇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