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伏季休渔期将从6月1日12时开始,至9月1日12时结束,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伏季休渔期内除钓具外禁止所有作业类型捕捞活动。据统计,黄岛区和开发区将有3200余艘应休渔船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按兵不动”。
新规严控渔船离港或转移
记者从开发区海渔局获悉,今年的伏休管理规定除了依然延续往年的高压政策外,还制定了新的举措防控渔船离港或转移停泊地点。新规明确,渔船维修原则上在本区范围内,如需跨区、市维修的,需要经过区、市、省的层层审批,并派执法人员跟船维修,从根本上杜绝渔船偷捕行为。“伏季休渔期间,我们将与相关镇(街道)、社区协同作战,组成4个陆地检查小组,对岸线各渔港码头和停船点分片实施日常巡查,由中国渔政37605、中国海监4077船和渔技站快艇组成1个海上检查小组,分别在夜间和白天对所辖渔业水域实施巡查,真正做到海上和陆地的全方位、无缝隙的监管。”开发区渔政监督管理站副站长刘军说。
渔民收网 鱼儿放流
“周六就要封海了,今天过来和姊妹们一起收拾收拾,把该入库的东西统一入库。”在积米崖码头,正在整理渔网的渔民侯爱珍告诉记者,“我家渔船今晚也要回港了,趁着封海前捞最后一网,还能赶上卖个好价钱。”“封海三个月,主要还是补补渔网,整修一下渔船。”对于每年一度的伏季休渔,侯爱珍也早已打好了算盘。
渔民收网时,也是增殖放流的最好时机。记者从黄岛区海渔局了解到,今年财政支出30万元用于增殖放流,鱼苗的社会认购工作已经着手开展,现在正进入招投标阶段,计划投放西施舌亲贝2500斤、7~8厘米鱼苗25万尾、全甲宽6毫米以上梭子蟹苗125万只。
吃海货不“断档”
“先买点海货存着,这不要封海了嘛,以后就吃不到正宗的鲜货了。”昨日,记者走访了黄岛区、开发区各大商贸市场发现,海货已然成了“香饽饽”。随着休渔期的到来,不少渔船已经赶在封海前归港,最后一批新鲜海货随之上市。
由于休渔期临近,市场新鲜海货的价格普遍有所上涨,鲅鱼、黄花鱼、鼓眼鱼等平均每斤涨1~2元。据商贸市场工作人员介绍,虽然价格有所上涨,但根据往年情况来看,价格变动幅度不会很大。“市场上一般不会出现海货‘断档’的现象,在封海期间,将会有大量冰冻海鲜上市,各种养殖鱼类也会相继上市。”销售海货已经10年的崔女士告诉记者,“就是价格会相对高一些,偏螺、辣螺等海螺会热卖一些,价格也会相对便宜。”
虽然休渔期将要到来,但对市民餐桌的影响并不太大。
刘伟 苗壮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