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街道按照区委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总体部署要求,转变治理理念,通过制度保障、专业管理、人技结合等方式,逐步形成了街道、管区、职能部门和网格四级联动的社会综合治理网络体系,实现了社会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运作。
“以人管人”变“制度管人”
“现在管理可严格了。上班期间,GPS不在线的,发现一次就罚100元。电话监督两次拨打不通的,直接扣200元,一月一兑现。”李家石桥社区网格员付飞说。
为了把网格员管好,让其真正发挥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作用,珠海街道制定完善了“分工协作、人员保证、研判预警、问题处置、监督考核、工资保障、后勤保障”社会治理七大机制,通过《珠海街道社会治理工作运行机制》、《珠海街道网格员考核办法》等制度建设,真正让网格员动起来、干起来。
严格的制度管理带来的是网格员的认真负责。在一次例行检查中,付飞发现一企业存在违规使用锅炉现象,将这一信息上报后,相关部门几次调查认定为反应釜而非锅炉。付飞本着对群众安全负责的态度坚持自己意见继续上报,在街道协同多个部门详细检查后发现确实存在违规使用锅炉情况,使这一重大安全隐患得以排除。据了解,仅在“网格大走访”“无缝隙大排查”活动中,珠海街道就组织机关工作人员、网格员共走访3.1万户,走访率达95%以上。
“业余管理”变“专业管理”
“虽然有些舍不得,可心里挺高兴的,用专业化的网格员替代我们,得实惠、受益处的还是我们老百姓。”双珠路社区居委会的一位楼长这么说道。
过去几年,楼长这一特殊岗位在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发挥了作用,为住户提供了便利。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楼长专业性不强、以兼职为主时间无法保障等弊端也暴露了出来。住户白天有事找楼长,楼长可能忙于自己的工作走不开。像古力盖缺失、小区内部违章建设等问题,楼长也很难有效解决。
2月28日,珠海街道正式取消了对115名楼长的聘任,以更加专业的专职化网格员替代楼长为辖区居民服务,实现了“业余管理”向“专业管理”的有效转变。“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从原有的楼长里挑选一些组织性强、积极性高的爱心人士,扶持帮助他们组建社会组织或志愿服务团体,通过花钱买服务的方式引导他们继续服务辖区群众,实现对社会治理的有益补充。”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主任闫美兰说道。
“人防为主”变“人技结合”
珠海街道坚持把人的作用和信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人技结合的方式,让社会治理“感知”更快、“响应”更快。
目前,珠海街道有专职网格员229人,兼职网格员115人。为了更好地做好社会治理工作,服务辖区群众,他们一方面抓好“人”这个根本,加强网格员的培训教育,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珠海街道积极推进辖区重点区域视频安装工程,计划在城市社区重点部位、村居中设置46个监控点、2个制高点、2个山林防火监控点,通过远程热成像、制高点监控、高清监控等高科技手段,切实提升街道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
据了解,下一步珠海街道还将加大硬件投入,逐步实现辖区监控全覆盖。(裴甲军 黄斌)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