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应对全面二孩将新建扩建幼儿园

教育部鼓励多建普惠性幼儿园,要求幼儿园纠正“小学化”倾向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24日表示,经过努力,5年来学前教育发生重大变化。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达到4000个亿,每年平均800亿,而此前,每年仅有160多个亿。去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由2009年的50.9%上升到了70.5%,新增幼儿园数量为7.17万所。2014年,全国在园幼儿数量达到了4050.71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52.41%。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

24日,教育部发布《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我国东、中、西部,抽取江苏、山东、安徽、江西、陕西、四川等6个省份,共54地的幼儿园家长、幼儿园园长和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相关利益群体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近5年来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整体满意度较高,达70%-90%,而幼儿园园长满意度超过了80%。

报告指出,近五年来,各样本省、市、区县均建立了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措施,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投入总量逐年增加且增幅显著。

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方面,报告指出,各级政府积极扶持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教办园、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初见成效。“五年来,新改建扩建幼儿园12万所,在园幼儿的增量相当于前十年增量总和的两倍。”郑富芝说,“幼儿园教职工新增近160万人,300多万幼儿园教职工全员参加了国家和地方各级培训。”

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作为“供方策略”,是解决“入园贵”问题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手段。“农村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公办园为主体,构建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郑富芝说,城市要在进一步发展公办园的同时,充分考虑民办园比例较高的现实,有计划地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降低收费标准,让城市普通市民的孩子能上得起幼儿园。

此外,在放开二孩新政下,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新建扩建一批幼儿园。坚决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禁小学以各种名义进行选拔性入学考试。

教育部答问学前教育热点难点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需要考量

问:学前教育是否会纳入义务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老百姓希望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反映了大家希望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上幼儿园,而且能够上一个价格既便宜教学质量又好的幼儿园。但这个问题涉及立法和条件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目前暂时没有时间表。今后要做到入园不难、入园不贵,各级政府要履职尽责,多建普惠性幼儿园,让孩子不仅有园上还要上得起。

加大投入维持幼儿园日常运转

问:评估报告提出,国际经验表明,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在80%以上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平均为 9.67%,2014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70.5%,但相应经费占比仅为3.5%。政府在学前教育投入仍然过低,如何解决?

郑富芝:大多数公办园以及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的日常运转主要依靠收费,亟待建立长效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建机制的核心是财政投入的标准问题。因此,下一步工作重点是科学核定运行成本,推动各地制定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完善普惠性民办园的扶持办法,把政府投入和老百姓负担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

维护民办幼儿园教师合法权益

问:由于编制、待遇无法落实,很多民办幼儿园面临教师短缺或流动性大的发展瓶颈,该怎么办?

郑富芝: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是扩大资源,难点是在教师,这不仅是经费问题,还涉及编制等。目前,我国民办幼儿园已占到了半壁江山,如果不重视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保障措施比公办幼儿园教师要差很多,这是短腿和薄弱环节。下一步重点要在民办幼儿园办园资质上把好关,进行动态监管,教师待遇发生问题后,必须有相应整改监督措施。不管公办还是民办,如果老师的基本权益保证不了,这个幼儿园都是不合格的,未来会按规定,想尽一切办法维护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

把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放在第一位

问:一些地方无证办园,幼儿在“黑园”生存和发展状况堪忧,如何治理?

郑富芝:存在大量黑园是现实。此类幼儿园为何屡禁不止,本质原因是普惠性幼儿园不够,因此我们要首先治本,把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加强监管,绝不能放松对黑园的治理。此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提出了针对黑园的治理,对基本具备条件但还不具备审批条件的,政府再扶持一把,让它通过整改加强按正常幼儿园去办;另一类通过扶持帮扶仍不达标、影响到孩子身体和生命安全的要坚决取缔,停办后各级教育部门一定要把孩子转移到其他合格的幼儿园。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问:虽然政府严禁幼教“小学化”,但一些地方幼升小的选拔方式也迫使很多家长不得不选择超前教育,怎么办?

郑富芝:幼儿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研究建立科学的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制定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对各类幼儿园进行质量监测评估,定期发布评估结构,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规范小学招生和起始年级教学,严禁小学以各种名义进行选拔性入学考试,一年级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教学进度不得提前,解除家长“怕跟不上”的担心。

■新华评论

为所有孩子创造良好的人生开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五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倍受社会关注的“入园难”“入园贵”已得到有效缓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4年,全国新增幼儿园7.17万所,幼儿园总量增幅达51.88%,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50.9%上升至70.5%,提高19.6个百分点,提前实现规划纲要目标。然而,在一些地方,为孩子能上一个好幼儿园,家长们费尽心思、跑断腿,动辄几十万元收费的“天价幼儿园”依然门庭若市。要彻底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期评估的结论是,质优价廉的公办幼儿园数量还是不足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此,需在落实好教育纲要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资源配置格局,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公益普惠”势在必行。

“入园难”普遍表现为“入公办园难”。相比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质优价廉,成为家长们的理想选择。相关数据显示,近年公办幼儿园数量有明显提升,其中教育部门办园2011年止跌后,于2014年达到50.13%,集体办园和其他部门办园在2012至2013年止跌回升。但一些教育专家指出,应更多依靠社会力量提供学前教育服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从根本上解决“入园难”“入园贵”,还要从供给上入手。质优价廉的幼儿园多了,幼儿园入读“打破脑袋挤破头”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十三五”期间,各地在进一步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的同时,应着力探索、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和管理办法,通过财政补贴和收费管理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支持“普惠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学前教育事关下一代的“人生第一步”,要帮他们扣好人生第一个扣子。各地在为解决大中城市“入园难”“入园贵”攻坚之际,还应大力解决乡村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等较为严重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为所有孩子创造良好人生开端。(据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