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家庭消费决策中承担重要角色,这在中国相当普遍。国泰君安证券关于“她经济”的报告显示,女性是中国家庭中掌管一家老小花费的主要决策者,近75%的家庭消费决策由女性主导。
全国人大代表们正在审议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中国“她经济”的影响波及世界。从中获益匪浅的巴黎奢侈品店、日本药妆店、美国奥特莱斯等,都有讲中文的导购。众多海外购物网站还推出了中文网页,有的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宝进行海外直购。
为了在网上买东西方便,北京一所大学的辅导员张琳琳专门办了一张双币种信用卡,账单显示去年她的人民币账单是15132元,美元账单是1827美元。张琳琳第一次海淘是在同事指导下完成的。她还在微信上加入了一个“宝妈购物群”,大家在里面分享打折信息和商品使用感受。现在她购买任何东西前都习惯先到群里问问相关信息,那些建议对她来说很有参考价值。
相对于“她经济”旺盛的需求,供给还不尽如人意。以包、衣服甚至纸尿裤等产品为例,国外厂商通过需求的细分、设计的周到、品质的精良,将产业层次丰富化,吸引了相当多的中国女性消费者。
需求侧“她经济”的潜力,正向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出清晰信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用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中国高端消费流到海外的根源在于价格和质量。这种差距让中国企业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袁利群说,为开发比肩日本产品的高端电饭煲,美的研发人员一年用掉两吨米不断地做饭,这种“工匠精神”需要坚持。
在中国,“她经济”并非仅意味着女性的消费力量,她们在创业中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
去年5月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提到本企业发展快的三个要素中,第一个要素就是“女人”——阿里巴巴集团有49%的女性员工,有34%的高管是女性,而阿里巴巴面对的绝大部分买家也是女性。
袁利群是中国女性企业家中的一员。她指出,制造业传统的粗放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依然强劲,但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积极回应这一新趋势。
据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