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社会治理+”提升管理实效

胶河管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营造宜居和谐发展环境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胶河管区获悉,日前,针对管区网格员提报的安全隐患事件,管区社会治理办联合黄岛区安监部门,聘请青岛安诚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两名专家对辖区内的青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青岛恒瑞林制造有限公司、青岛美福特电子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进行了安全隐患大检查。检查共发现隐患95处,均已下达整改通知书。

今年以来,胶河管区按照“统筹兼顾、全域治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深入推行“三级网格”社会治理管理模式,投资160余万元,建成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划分各级网格41个,选聘专、兼职网格员162名,创新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积极营造“活力、宜居、幸福、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

针对管区网格员提报的卫生死角脏、乱、差等现象,管区社会治理办联合管区环卫所、物业公司对辖区32个村的垃圾开展集中清运行动,组织人员500人次,车辆机械50台,清理进出村路38公里,清理村内主副街、胡同、房前屋后、村四周“旧病复发”“三大堆”800余处,清运垃圾300余吨,极大地改善了镇村环境质量,提高了环境优美度,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此外,管区社会治理办还联合管区综合执法中队对管区主干道两侧的违章占道摆放等现象进行了清理整顿。驻地柏丰路两侧的门头房乱摆乱放被统一安放到规定位置,占道经营的商户被统一劝说到规定位置进行经营。按照“先清理规范,再长效监管”的要求,管区网格员对管区内主干道开展不定期巡查,真正确保管区环境整洁。

7月初,是胶河土豆集中收获季,运输土豆的外地车辆络绎不绝,部分车辆存在乱停乱放问题,且外地货车司机师傅在当地的食宿不便。为此,管区社会治理办联合胶河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主动服务,为司机师傅联系旅店、餐馆解决食宿问题,引导货车司机有序停车,安全驾驶,排除交通安全隐患。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胶河管区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模式,充分利用社会治理平台,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强化社会治理的主动性,为管区人民群众服好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丁大千 潘 慧)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