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前排要保持速度,后排动作要跟上。”“拿道具的同志重新走一遍,看看整齐度。”……日前,在隐珠街道新建的笼式足球(多功能)运动场地上,大叔大妈们正在为2018年新区民间艺术展演活动进行集中排练,宽敞大气的运动场地为大家提供了最佳的训练场。
作为2017年市区两级政府办实事,新区结合青岛市建设“足球名城”及中德生态园建设亚洲足球培训基地的总体部署,提前谋划、积极争取,2017年共新建44片笼式足球(多功能)运动场地,占全市新建笼式场地总数的1/2左右,分布于新区37处场所,更好地满足了新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全民健身网络。
据新区体育发展中心主任李从华介绍,44片笼式足球(多功能)运动场地主要选址在中德生态园及隐珠街道、灵山卫街道、辛安街道、薛家岛街道、泊里镇、王台镇等园区镇街,辐射20余个社区(村居)。场地建成后,除了可以进行足球运动,还可以进行篮球、网球、广场舞等活动,实现一场多用,有效改善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足球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优化新区体育资源配置。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身观念深入民心,全民健身成为“健康中国”新时尚。但是,健身场地不足、健身场馆分布不均、城乡健身场地差异化明显等问题突出,成为新区全民健身发展的短板。为破解这一难题,补齐全民健身短板,疏通堵点,畅通渠道,新区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实施“绿茵工程”,建成31片笼式足球(多功能)运动场地,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区健身场地不足的状况,使全区全民健身服务网络不断升级。
2017年,新区继续加大投入,先后投资1320万元新增建44片笼式场地,全民健身阵地再添新成员。“我们遵循全方位、广覆盖、多功能的设计布局理念,从现场勘察、招投标、平整场地、施工建设、现场验收、投入使用等各环节都高标准、高水平把控,保证场地建设质量和进度,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场所,不断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助力全民健身蓬勃发展。”李从华表示。(苗壮 张芳)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