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海岸新区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

高校创客比拼创业金点子

“项目主要优势在哪?”“初始启动资金怎么来?”……近日,西海岸新区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黄海学院举行。台上,选手们将创业项目的精华融汇于6分钟路演;台下,评委们的提问层层深入、直面核心,一问一答中激荡起阵阵创新思潮。

接“地气”项目备受欢迎

“你会不会因为手机里的照片不知道怎么保存而烦恼?以后不用愁了!”现场,来自黄海学院的参赛项目“时光盒子”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运用加密技术存储客户的照片、音频等,并可进行个性化定制(如制成书籍)。“这个项目很有社会价值,也很有商业价值。”比赛中,评委郭海对该项目赞赏有加,同时也给出了中肯建议:“因为受众群体是所有人,所以你的表述方式要做优化,价格也需要优化。”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获得第二名的“点必达”校园顺风式配送平台因其实用性吸引了不少学生的目光。据项目负责人咸英豪介绍,不少学生习惯点外卖,尤其爱夜宵,但学校为了学生安全着想,不允许校外外卖骑手进入校园。“因此,我们就做了这样一个采用全员皆可抢单的运营模式,配送到寝,既解决了安全问题,满足了学生需求,又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勤工俭学的平台。”咸英豪告诉记者,他对“点必达”充满信心,此次参加大赛不仅是为了与众多创业者一同交流、进步,同时也是来“吸粉”的。

创业新手找到奋斗方向

“大赛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展示青春风采、对接资源渠道的平台,还让我结识了一帮敢问敢听敢担当的创客们,对自己的创业梦想更加坚定了。”来自山东科技大学recover团队的队长高英杰在颁奖典礼上如是说。

能与创业“大咖导师”面对面,并获得大赛一等奖,高英杰既兴奋又认真。“开始我们团队的定位不准,吃了许多哑巴亏,今天听完老师的指导,感觉就像‘小菜鸟’找到大方向一样,明确了下一步要做什么,受益匪浅。”

记者了解到,经验不足、技能欠缺是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遇到的“拦路虎”。为此,各高校使出“杀手锏”,通过多形式创业辅导帮助青年在创业路上走得更远。“比起我们这代人,当下的大学生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环境。这不仅体现在旗帜性引导上,更体现在操作性支持上——开设创业课、提供大学生担保贷款、颁发创业证等等。”黄海学院创新创业中心指导老师郭瑞淑表示。

为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记者获悉,本次大赛由新区人社局联合驻区6所高校共同举办,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咨询报名链接访问次数就突破 2000次。在半个月的紧张预赛后,17支大学生创业团队脱颖而出参加了决赛。

“大学生创业即使失败了也是一种财富。”青岛黄海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齐鸣教授表示,在大学里做创业项目依托学校、老师和校友资源,就像在游泳池里游泳,可以积累经验,培育企业家精神。

“本次大赛重点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创客群体,选拔出一批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团队,进一步营造我区大学生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浓厚氛围,进而带动更多优秀大学生新区创新创业。”新区人社局人才中心副主任王磊表示,创新创业大赛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新区将继续从搭建合作组织平台、交流服务平台、项目孵化平台、金融支持平台等方面入手,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鼓励他们踏上创业旅程,并为他们保驾护航。 张 静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