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凉粉之味

酷暑盛夏,人一挪动就大汗淋漓。不光干活无精打采,就连吃饭也变得饿不思味了。如果此时能有碗既充饥又解馋还能清凉祛热的美味呈在眼前,那感觉肯定倍儿棒。别的地方不敢说,青岛人就有这样的口福,因为临海,有石花菜可以做凉粉,吃一碗水晶一样的凉粉,哇塞,爽极了!

凉粉的品种很多,有一年去皖北,我吃过豌豆凉粉;在江西上饶,平生首次吃到绿豆做的凉粉;在甘南藏区,品尝过用土豆泥做的凉粉;在河南信阳,红薯凉粉曾给我留下较深的记忆。七年前的夏天,我随一个摄影采访团去丹江,吃到了一种用树叶制作的凉粉。这种凉粉呈黄褐色,质地透明,配以酸菜汁、蒜泥、辣椒油、香油,吃时倍感鲜香沁人。当地人介绍说,在丹江流经的豫鄂陕交界的荆山山脉和伏牛山脉生长着一种叫二翘六道木的树,这种又叫豆腐柴、观音橘的树木有消炎祛火,化积清淤,利胆明目的作用,古往今来,当地居民采其树叶磨碎后滤汁熬制凉粉食用,风俗一以贯之。不过,要说凉粉之味,青岛出产的用石花菜做成的凉粉,不论从外观上,还是从入口的感觉上,抑或从营养价值上,比之其它,就一个字:棒!

在青岛城乡,石花菜凉粉是一道极普通的平民菜肴,即使在上星的馆子里价钱也高不到哪里。今年刚入伏时,我在好友陪同下舍近求远,专门去崂山沙子口一带寻吃凉粉,满满一份不过二十几块钱。

石花菜,又叫海冻菜,生长在海边的礁石上,形状犹似松柏树的树枝,有非常多的细小分叉。这种海藻在青岛78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凡有礁石之处均有分布。像崂山沙子口、城阳红岛、黄岛灵山岛、沐官岛等地水质好、礁石多,石花菜产量喜人。

做石花菜凉粉简单。前年夏天,我去琅琊台做客渔民家,渔民姓肖,做石花菜的能耐几乎无人不晓。见他取了晒干的石花菜,用清凉井水洗去其中的沙粒后,又用温开水浸泡了半个多小时。泡软洗净的石花菜放进锅里,续上适量干净水,老肖开始用中慢火将其煮至全部溶化。此时,先前的半锅石花菜已不见了踪影,全部变成了半液体半固态的胶质物。老肖不急不慢,一瓢一瓢将其舀到不锈钢盆中。等到热气散尽,状如水晶,色似琥珀的凉粉便制成了。

将凉粉几纵几横切成拇指肚大小的块状,倒入陈醋,撒上蒜泥、香菜末,捏上几粒鸡精,淋上几滴香油,再依个人口味点几撮儿碘盐,一道美味立马就成。石花菜凉粉性寒,夏天吃,清凉解暑,青岛人生活在海边,凉粉随处都有,几乎人人都爱吃。(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委员 崔启昌)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