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晓婉 杨黎明
同比增长15.3%,前三季度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近五年新高,位列全省第一。
同比增长29.1%,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为45.4%,西海岸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青岛。
西海岸正如一块磁力强劲的磁铁,源源不断地吸引投资前来。西海岸是如何做到的?记者下工地看现场,走进西海岸今年以来落地的、在建的多个项目,一线视角解析拉动投资的西海岸黑马。
在建项目1194个 签约项目226个
体制保障项目有效供给
今年年初,青岛市委、市政府为西海岸设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为25%,西海岸主动提高到30%。三个季度过去,西海岸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1%,高于全市13.8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超过45%。
为何敢立军令状,如何能完成军令状?西海岸新区发改局局长赵英民告诉记者,体制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西海岸将全年投资项目落实到总投资7686亿元的893个具体支撑项目上。实行“交办书、报告书、督战书”战法,攻山头、炸碉堡,集中火力分块分阶段攻坚。为了抓落实,西海岸专门设立了一个总指挥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新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等若干专项指挥部。“管委领导对分管领域项目建设做出书面承诺,承担项目建设的单位也做出书面承诺,立下军令状,未完成任务自愿接受组织处理。干部推进项目工作表现与职务职级晋升挂钩,对行动迟缓、落实不力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约谈,全力抓好落实。”赵英民介绍。
强有力的机制保障下,清单上的项目正逐渐落地:今年1-9月,全区在建项目1194个,纳入全市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库的411个项目中,9月当月新开工项目15个,累计开工在建项目351个。
高质量增长不是一时一事的增长,西海岸的建设有赖长久之功。
29.1%之后,西海岸还能有多大突破?记者从各功能区获悉,找项目、引项目、落项目,早已行动起来。
借助会展平台,同时依托自贸区政策优势,西海岸迅速实施“2+14”产业链招商方案,实现补链、强链、延链。1-9月,西海岸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26个,总投资2982亿元,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医养健康等领域。其中已有148个项目注册,注册率65.5%。当年引进当年可开工项目77个,预计可形成固定资产投资148亿元,充分做足项目储备。
一天节约300万元 达产带来500亿元
全面提速纾解项目落地难
董家口循环经济区西庄村旧址,金能科技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工作正在紧张忙碌进行中。
就在此地,去年10月1日,6个村庄、1515户村民还在欢度国庆。那之后15天,村庄拆迁完成。如今,一条全球环保水平最好、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丙烯产业链呼之欲出。
一家总部在德州齐河县的企业,一个入选全省首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的高端化工项目,为何要千里迢迢落到西海岸?
“时间就是金钱,多等一天,仅利息就要300万元,‘西海岸速度’让我们大大降低了成本。”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办公室主任刘华雪说。
2018年1月项目签约,3月成立青岛分公司,10月15日完成施工地拆迁,10月当月完成环评、安评、能评,12月开工建设。“我们一年用电20亿度,相当于整个莱西一年的用电量。我们这样的能耗大户,能评如此之快,简直不可思议。”刘华雪感叹。如今,项目土建工程正在进行中,今年年底将全部完成,进入设备制作安装阶段。2021年3月一期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收入10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创造年产值500亿元。
时间省一省,百亿产业来。为了最大限度推进项目释放投资,西海岸全力突破项目、土地、资金、拆迁、效率等5个关键环节,全力破解项目储备、落地、开工、建设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尤其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问题上,全力破解规划、指标难题,今年已落实土地指标12045亩,给项目的落地腾挪了空间。
项目落得下,释放投资才有可能。今年前三季度,西海岸在建项目1194个,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584个,同比增长124个。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储备库项目204个,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工业投资增长25.6% 民间资本投资增长46.9%
产业链招商事半功倍
10月10日,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首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30亿元。
10月16日,董家口经济区10个重点项目开工,总投资108亿元。
10月27日,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选址海洋活力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约35亿元。
10月29日,古镇口融合创新区11个产业项目开工,总投资108亿元。
10月31日,京东方投资项目落地西海岸。至此,繁忙的项目落地月圆满收尾。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船舶海工、海洋生物……企业看中西海岸什么?答案在产业链上。
在诞生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影棚一侧,青岛国际虚拟现实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正在拔地而起。这片工地很快将变成集VR创作研发平台、VR+应用平台、产教融合培训服务平台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届时将吸引超过100家国内外VR领域科技企业入驻产业园。
项目建设方之一的青岛和达置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亚峰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在西海岸建设VR项目,看中的正是已经集聚的相关产业。“东方影都的配套产业发展得初具规模,5G项目也在附近布局,我们VR项目也是这个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如今尽管园区还在建设中,已经吸引了近40家在近眼显示、内容制作、感知交互、设备研发、场景应用领域的VR领域顶尖科技企业签约入驻。
一条电影院线拉起文化产业,一片海域带动海洋经济,一个园区盘活高端化工……由点到线,由线及面,沿着既有优势产业链上下延展,西海岸项目类型不断丰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西海岸工业投资增长25.6%,对全市工业投资增长贡献度43.5%;民间资本投资增长46.9%,对全市民间资本增长贡献率46.3%。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海洋等产业领域项目,数量占产业类项目的42.5%,质量和规模有明显提升。
集群作用还将进一步放大,西海岸把棋子落在功能区上,成效显著。十大功能区在产业结构上各有侧重,西海岸按区域产业特色充分发挥功能区主力军作用。今年1-9月,各功能区完成投资96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1.7%。其中古镇口创新区完成全年任务的93.4%,领跑各功能区。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西海岸将结合产业发展方向,针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14条重点产业链,采用“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招商部门+大功能区”的联动招商模式进行产业链招商。大功能区依照各自产业特色承接项目,引导项目集聚落地,形成产业集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