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梅雪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有一位“明星”公交驾驶员,他的“粉丝”遍布全区。有的乘客专门在车站等着坐他的车,有的乘客给他送鞋垫、送饭、送水果……他就是青岛真情巴士集团K1路驾驶员于义睦。
从业20载,于义睦实现服务零投诉,收到数万封表扬信,倾心倾力带动同事提升服务、热心公益、树立品牌。平凡的岗位上,他坚守初心,践行“工匠精神”,把公交车开出了“名堂”。
初心不改一声问候坚持20年
“您好,欢迎乘坐K1路。”只要登上于义睦的车,乘客首先听到的是热情洋溢地问候,“汽车转弯,请站稳扶好”“车到站了,请要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大娘您坐好,我停稳车后您再下车”……这不是语音报站,而是于义睦发自内心的提醒和温馨的叮嘱。“驾驶员不光要有娴熟的驾驶技术,还要有一颗服务乘客的热心肠。”这是于义睦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
每辆公交车上都有语音报站,但于义睦觉得语音报站生硬,缺少人文关怀,一句简单的问候和提醒,可以让乘客感受到自己的真诚,拉近与乘客之间的距离。就这样,他一站一站报,一天一天报,一年一年报,一报就是20年。
于义睦驾驶的公交车上,上车有问候,进站有预告,出站、下车、转弯有提醒。当记者问他如何能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于义睦笑着说:“20年前刚从事这一行业时,我也有过退缩,但我的爷爷和父亲告诉我,要干一行爱一行,平凡的公交车照样能开出名堂。我就下决心要让平凡有声,让平凡出彩。”
于义睦说,不忘初心是一名合格基层党员的基本素质,20年来,他正是坚守着当初入行时的决心,坚持不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找寻自己的价值,焕发岗位光芒。
执着坚守真情服务感动无数人
从进入公交行业的第一天开始,于义睦就感觉到,公交工作大有可为,但也很具有挑战性。“服务无止境,细微见真情。任何事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要有脚踏实地地奉献,也要有矢志不渝地坚守。”于义睦说。
除坚持人工报站外,于义睦坚持优质服务。老人乘车,上前扶一把;乘客拎重物,出手帮一下;老幼病残孕,动员快让座……他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中秋节有乘客给他送月饼、端午节有乘客送粽子、春节有乘客送饺子,还有衣服、鞋垫、水果、饮料。“态度好,照顾老人”“微笑服务感动人”“坐他的车很舒服”……这样的话语频繁出现在公司的表扬电话里,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成了很多市民心中的“明星”。“虽然我是一个普通的公交驾驶员,但我希望我的服务能从十米车厢延伸到每一名乘客的心里。”于义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手机里有1000多位乘客的电话和微信,他为吵架夫妻劝过架,陪孤寡老人去过医院,给空巢老人修过水管……
从萍水相逢到亲朋挚友,他用20年的无私奉献展现了一位普通公交驾驶员的强大魅力,他说:“工作是一种快乐,让车厢里每位乘客都感受到快乐是我的梦!”
使命在肩创建品牌带动一群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于义睦主动为自己的工作“加码”,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同事提升服务水平。
2012年2月,于义睦发起成立了“义睦服务”工作室,推广“五心四点”工作法,同事们开始积极加入工作室。现在,于义睦的“五心四点”工作法已经成为公司的培训教材,成为新入职职工的必修课程。
2013年起,“义睦服务”工作室成员们利用休息时间在主要公交车站维持秩序,引导乘客文明乘车。每逢沿途集市,他们义务到集市路口协助老人等特需群体拎东西、过马路、上下车……风雨无阻,坚持至今,业余时间,他们帮扶孤寡老人、关爱残疾儿童、帮助困难家庭等系列活动。“‘新时代的中国,更需要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我们要将总书记的话铭记在心。”于义睦说。在他的带动下,真情巴士职工自发成立21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全员志愿服务,2018年涌现各类好人好事19203件。
20年,于义睦从一个人奋斗到带动一群人奋斗,从服务乘客到服务社会,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幸福。
于义睦优质服务获乘客点赞。
公益活动中,于义睦看望特殊儿童,表演山东快书。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