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一
发布考试时间,告别文理分科,实行“3+3”新模式……山东“新高考”方案终于尘埃落定。12月16日,省教育厅召开2020年山东“新高考”实施方案新闻通气会,解读《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与“老高考”相比,“新高考”的改革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2020年高考科目实行“3+3”新模式;考生自选3科原始分转换为等级分计入总成绩;普通类不再划定本科、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而是划定一段线、二段线;志愿填报采取“专业(专业类)+学校”新方式。
>>“3+3”新模式
6月8日上午无考试安排
2020年,山东夏季高考将实行“3+3”新模式,考试科目包括国家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任选的3科。语文、数学、外语(笔试)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全天和6月8日下午;外语(听力)考试实行两次考试,均安排在1月8日上午,外语听力考试成绩取两次中的高分计入外语科目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9日-10日。
据通气会相关人员介绍,实行学业水平“6选3”等级考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选择考试科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1月8日上午,可以避开夏季雷电等恶劣天气,增加了考试机会,有利于降低考试风险,维护考试安全和考生利益。
根据本次改革试点工作要求,2020年“新高考”取消了文综/理综考试科目,6月8日上午没有安排考试,这是基于全国高考的统一性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因为目前全国只有6个试点省份取消了文综/理综考试科目,其余省份仍于6月8日上午组织文综/理综考试。国家将根据改革范围的逐步扩大,统一调整全国高考时间。
>>总分仍为750分自选科成绩将转换等级分
高考成绩构成和转换是考生以及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实施方案》,2020年高考成绩仍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科使用原始分数,每科满分均为150分;考生自选3科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计入总成绩,转换后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记者从通气会上获悉,实行等级分数转换,是为解决等级考试选考科目不同、试题不均衡、分数不等值等问题,造成3科考试成绩不能直接相加而采取的制度设计。在有关省份试点的基础上改进优化,采用等比例转换法则和“一分一段”形式,转换分数连续排列,保证考生每科成绩转换后位次不变和较好的成绩区分度,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
>>分三类报考普通类取消本专科分数线
2020年,报考科类分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3类。普通类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3个批次;艺术类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3个批次;体育类分为提前批和常规批2个批次。
关注度最高的普通类不再划定本科、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而是采取分段划线的办法,根据考生高考总成绩,划定普通类一段线、二段线。其中,一段线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二段线按照普通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为考生参与录取的最低控制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按普通类本科计划的1:0.5划定。艺术类继续划定本科、专科文化控制线。体育类不再划定本科、专科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而是根据考生综合成绩划定体育类一段线、二段线。
>>志愿填报方式以“专业+学校”为志愿单位
2020年“新高考”志愿填报采取“专业(专业类)+学校”方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普通类填报志愿最多不超过96个,艺术和体育类填报志愿最多不超过60个。改革后,采用“专业(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方式,将增强考生录取专业与兴趣特长的匹配度,避免大量考生因被调剂录取造成不符合专业意愿的状况。
据悉,普通类常规批将志愿填报数量设置为96个,是根据山东省的实际,参考浙江、上海的经验做法,经过多次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综合考虑确定。原高考的志愿填报数量为1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内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共72个专业志愿。改革后,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志愿单位,取消了专业服从调剂,应该适当扩大考生志愿数量,将专业志愿数量设置为96个,与改革前相比相当于增加了4个院校志愿(24个专业志愿)。96个专业志愿是允许填报的最大志愿数量,考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据高考成绩、专业遴选等情况综合考虑填报,可以填满所有可填志愿,也可只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随着改革实施,可参考的数据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准确,估计多数考生不需要全部填满。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