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近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2019年经济成绩单凸显中国经济里程碑式的新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稳中有进的发展大势
在风险挑战和下行压力下,中国经济的成绩单来之不易、成色十足。
这是全球领先的增长——从增速看,2019年,我国GDP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在1万亿美元以上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从规模看,我国GDP达到99.1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这是稳字当头的增长——2019年6.1%的增速,实现了6%至6.5%的预期目标。各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至5.3%之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符合预期目标。
这是高含金量的增长——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与人均GDP增长大体持平。全年110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这是预期向好的增长——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与三季度持平,好于预期。从生产看,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比三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从需求看,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潜力无限的超大市场
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意味着什么?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1万美元是中等以上人口规模国家发展的重要节点。“跨越这个节点,一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市场规模、创新条件都将跨上新的台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杨光普说。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看来,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抗压能力及稳定性增强。“企业扩大再生产和科技投入的能力更强,财政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能力更强,居民消费能力更强,超大国内市场正在进一步强化。”
2019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达89%,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达57.8%;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3%,补短板领域投资较快增长;中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比上年上升3位至第14位……
更加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驱动,更加依靠创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驱动,大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加速积聚。
蓬勃持久的发展动力
站在新10年的起点,中国经济需要解答的“考卷”难度不减。
向外看,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向内看,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交织,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2019年,我国预计减税降费超2.3万亿元,专家测算拉动了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直接为市场减负担、加活力。从推出规模空前的减税降费、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改革举措,到发布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增设6个自贸试验区等开放措施,2019年我国改革开放蹄疾步稳,成为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秘钥”。
外商投资法正式施行,850余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部署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新年伊始,一项项务实举措,跑出改革开放“加速度”。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前景向好。
(据新华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