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静
翻看数据统计,西海岸新区2019年河道治理工作成果清晰可见:100天内清除违规障碍物45处;排查46条河流,解决河道疑似问题1151处;投资3.6亿元实施吉利河等6条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更换公示牌52块、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册……
2019年,西海岸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导向,以“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构建无违河湖”为突破点,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全区46条河流、210座水库已实现了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华丽转变。
整治“四乱”河道焕新
在西海岸的每条河畔,都有一块河长公示牌,讲述着河长治河的大文章。“过去,人们分不清景观河和排污渠道,经常性地将污水、垃圾往河里倾倒,自2017年河长制建立后,每条河道都被独立管护起来,经过治理的河道慢慢都变美了。”区城管局河湖保护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薛海波告诉记者,河流治理非一日之功,要实现“河长治”,制度保障是关键。
为此,西海岸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方案要求,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对全区总河长、河(湖)长及河(湖)长联系单位进行调整,结合工作实际更换公示牌52块;将各镇街总河长纳入工作调度机制,提高解决问题效率。
同时,研究制定河道整治“时间表、路线图”,开展河湖“四乱”问题专项整治;督导各河湖管理部门、河(湖)长以第一责任人身份,对河湖清违清障工作组织“回头看”,针对遥感卫星发现的全区37处疑似“四乱”问题图斑进行再核查、再落实,建立问题“数据库”,逐一销号封档。“目前,全区共有1507名河长,大家为做好河道治理,下足了力气,做足了功课。”薛海波告诉记者,为提高河(湖)长履职能力和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西海岸集中组织280余人次开展河长制湖长制知识培训讲座,向镇街、村(社区)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册,宣传海报2000余份,营造了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水岸同治水清岸绿
“现在的河岸景观比前几年好了很多,在河边散步心情更舒畅了。”前段时间,在小辛河河边住了十多年的市民董凯向记者感慨道,小辛河已从原来的脏乱差变得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小辛河的改变不仅得益于河(湖)长制的建立,还得益于西海岸大力推进的清违障行动。2019年,西海岸专门印发《“深化清违整治、构建无违河湖”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以区河(湖)长制办公室主任为组长,河(湖)长制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为主要成员的行动督查组,以现场督导、拉网式检查的方式,组织开展了为期100天的清违清障专项行动,着力解决河湖区域内违规障碍物45处。
同时,西海岸还对70处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并全部按时完成整改销号任务;采取第三方参与方式,对全区46条河道进行全面排查,对各镇街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发现疑似问题1151处,全部按期整改完毕。
“河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治理和管理缺一不可。”薛海波介绍说,区城管局在2018年完成11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划界的基础上,组织成立工作专班,安排专人专责,全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使用RTK测绘仪器精准定位、精心测绘,对大卢河、汶河等35条河道及殷家河水库、戴戈庄水库、解家水库等39座小型水库实施划界工作,明晰河湖管理范围,全力加快河湖划界管理工作。
严护饮用水水源地
治水提质关键要从源头抓起。为此,西海岸大力实施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开展多轮次专项排查和拉网式排查。“为解决源头污染问题,我们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全方位无死角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勘察。”薛海波告诉记者,除此之外,还联合其他部门加强执法监管,严格控制河道周边生活垃圾等面源污染,及时制止违法涉河建设行为,保障河道管理范围内无新增违法建筑。
西海岸还大力推进吉利河水库、陡崖子水库安保项目,投资733.2万元在4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装远程监控设施,实施强力监管,全区水源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创新投融资模式,采用区属国有企业投资的方式,投资3.6亿元实施吉利河、甜水河等6条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提高生态治理水平,最大限度优化水环境。
未来,西海岸将继续向河道管理顽疾宣战,还河道健康美丽,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