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雪
制定制度、严格登记、跟踪督导……在疫情防控关键期,西海岸新区主动作为、提前谋划,协助工业企业按下复工“快进键”。
日前,记者从区工信局获悉,截至2月17日,西海岸新区591家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工率达85.9%,其中50家2019年年产值10亿元以上规上企业复工率达98%。
组建复工督导员队伍
早准备才能早复工,企业的顺利复工,得益于西海岸新区的提前谋划。
区工信局局长谢龙目介绍,为高效做好企业复工备案登记工作、加快推动企业生产秩序有序恢复,该局组建了由22名处级干部、18个责任科室成员组成的督导员队伍,制定了局领导分包50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备案登记分工方案,由督导员深入企业一线驻点督导,审核企业复工备案登记材料的同时,亲自靠上做好服务保障,督导企业有序做好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
谢龙目表示,督导员需亲赴企业一线,对照企业复工防控工作方案、疫情防控承诺书、职工疫情防控档案统计表和复工生产备案表进行现场查看,审核无误后,企业即可复工生产。
严格复工备案登记
严把关才能快生产。区工信局要求全区688家规上工业企业制定务实的复工方案,实现“一企一案”管理模式。
2月9日,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向区工信局提出复工申请,并提报了复工备案登记材料。“与想象的复杂程序不同,区工信局为我们开通‘绿色通道’,派专员上门服务,快速办妥了复工手续。”谈起顺利复工复产,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袁鹏感慨道。记者了解到,在收到该企业复工申请后,区工信局党组副书记杨学勇第一时间对相关材料进行了初审,并立即赶往企业现场查看。“现场重点检查了该企业的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建设及日常防控、疫情管控、封闭管理和应急处突等复工措施准备情况。”2月10日,严格把关之后,杨学勇在《新区工业企业复工生产备案表》上签字盖章,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复工。
区工信局严把关的同时,尽力为企业简化程序,拟定出《职工疫情防控档案统计表》下发到企业。“有这个统计表我们就方便多了,只需按照表格对员工进行分类统计,就能全面覆盖企业职工情况,还可为政府精准施策提供参考。”袁鹏表示。
规上企业联络全覆盖
在西海岸新区共有1.1万余名员工的海尔集团,其省外员工就有2600余人,企业员工尤其是省外返回人员众多,这给海尔集团的复工复产带来了很大挑战。
2月8日20时,区大数据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董鸿博出现在海尔集团黄埠岭公寓。“员工上下班交通、用餐、隔离及住宿等方面都面临困难,我们必须马上拿出一套完整的可行性方案。”现场了解情况后,董鸿博于当晚21时便组织多方召开了专题会议,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公寓内省外和省内员工分层入住、工厂和公寓间点对点接送、一对一配餐等具体办法措施,使得海尔集团于2月10日顺利复工复产。
与海尔集团一样,西海岸重点规上工业企业大都面临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难题。“为此,除组建复工督导员队伍外,西海岸更是由区领导包抓镇街,25名区级领导每人包抓1个镇街,定期对所负责镇街辖区内的村居、企业等疫情防控进行督导检查,帮助解决困难。”谢龙目介绍,西海岸还选派了600余名机关干部驻厂包干,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联络全覆盖,做好所包企业疫情防控监管和服务保障工作。
据介绍,截至2月17日12时,区工信局先后为67家规上工业企业免费发放口罩12.6万只,协调解决企业防疫物资短缺、物资运输交通制约等问题百余件,切实推动工业企业生产有序恢复。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