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奔波巡查不喊累 深夜值班不叫苦 坚守岗位不怕难

交通娘子军:“疫”线绽芳华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 李国华 孟庆燕

在西海岸新区的一处处公交枢纽站、客运站场、地铁口、火车站等客流密集区,活跃着一支支区交通运输局的巾帼战疫小分队。她们和男同事一样,冲在一线不惧病毒,为乘客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续写着新时代“巾帼战旗美如画”的交通佳话。

70公里地铁线她们每天奔波巡查

平日里,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工作中,她们是女干部、女党员、女职工……面对疫情,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耐心和包容,为抗击疫情增添了温暖和力量。

“要把疫情防控的关口扎得更紧更严,不让一名体温异常乘客进站乘车。”这是地铁巡查督导组邓伟萍等6人的工作目标。每天,她们都要检查4至6个地铁站口,在将近70公里的地铁线上来回穿梭。她们不厌其烦地督促地铁站落实公共区域消杀、员工岗前测温、乘客进站测温、实名制扫码乘车等疫情防控措施。

不畏低温严寒她们站好每一班岗

驻守在薛家岛公交枢纽站的王瑶、李娜等6名女同志,执勤岗位位于公交换乘站台上,靠山临海,气温比区内要低好几摄氏度。值勤初期,并没有帐篷,在这样的地方一待七、八个小时,其困难可想而知。

“特殊时期,我们受点委屈不算什么,只要乘客能理解,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王瑶说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路途远困难大她们始终坚守一线

疫情还在继续,防控仍不能有丝毫松懈。这一群交通娘子军即使有困难,仍然主动请缨,一句“我顶上!”尽显她们的倔强与坚强。

朱芳住在青岛崂山区,地铁督导时经常长途奔波,最远一直检查到董家口火车站;邓伟萍本来没有排班,个人主动要求参加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很快掌握了检查流程和重点;林静艳的孩子小家务繁重,但从未因个人困难请假,有时到21点以后,但一句怨言也没有。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前沿,一名名普通女性,一朵朵铿锵玫瑰,成为守护家园最靓丽的风景线。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