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火线转型:从研发到投产仅用十天

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减税降费红利反哺社会,转型升级后日产口罩30万只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 仲伟新

3月15日,对于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公司紧急研发的口罩生产线已生产口罩400万只,代表着企业顺利完成从工业领域拓展到民用领域的转型升级。

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及第三方运维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今年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企业复工复产后,为改变口罩生产量严重不足的现状,华世洁不等不靠,勇于担当。

公司董事长郅立鹏亲自率领科研攻关人员加班加点搞研发,第一时间研究新建口罩生产线的生产与技术可行性。经过科学研判,决定投资数百万元,规划3条一次性口罩生产线以及1条N95口罩生产线,破解市场口罩紧缺难题,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企业力量。“2019年国家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我们公司通过减税降费实现了490万元的资金节约,这部分资金为公司今年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回报社会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2020年国家陆续出台的各项用于疫情防控的税收优惠政策更让我们增添了信心。”郅立鹏介绍道。

据悉,企业生产出来的口罩绝大部分由政府统一调拨,剩余一小部分用于企业捐赠和满足市场需要。郅立鹏说,企业生产口罩不是为了谋取利益,而是为了回馈社会,报答社会。

从研发攻关到顺利投产,该公司仅仅用了10天时间。为解决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困难,生产口罩所需的静电纺丝设备采用自己独立研发的第三代无针头静电纺丝设备,极大提高了静电纺丝连续生产效率,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生产出的纳米滤材可达到N95防护等级。“目前,华世洁有静电纺丝生产线两条,日产量达到1万平方米,可做20万只口罩。同时采用自主研发生产的纳米静电纺丝替代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喷布,解决了熔喷布市场紧缺、价格偏高等问题。”郅立鹏说。

据了解,该公司已成功运行三条口罩生产线,口罩日产量能约30万只,接下来生产线准备扩大到6条,下一步通过审核后将进行标准要求极高的医用口罩的生产,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为疫情防控工作再添助力。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