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蔬菜幼苗喝上磁化水

区供销集团大场镇现代农业种植基地引进高科技助农增产增收

□记者 谭宁 报道

本报讯 当前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也是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西海岸新区供销集团扎实抓好蔬菜种植基地春耕备耕工作,科学组织农业生产,确保不误农时农事,全力保障老百姓“菜篮子”供应。

覆盖农膜、移栽菜苗、施肥翻地……近日,记者来到西海岸新区供销集团位于大场镇的现代农业种植基地,走进大棚,只见翠绿的蔬菜幼苗整齐地排列在田垄间,工人们在棚间穿梭,大棚内一派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

在现场,工人们正忙着给刚刚移栽好的茄子、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幼苗浇水,记者注意到,一排排滴水管有序地排列在田间,水管源头处有一个管状装置,地下水经过这里进入引水管,经过物理处理后再用于灌溉。

“这是我们新引进的磁化水设备,能够通过改变水分子结构,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区供销集团大场现代农业园区农技负责人吕锋向记者介绍说,经过磁化后的水可以调整土壤的酸碱平衡度,使土壤中的虫卵在原有环境下无法生存,同时,利于农作物更加有效地吸收肥料,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而在另一处温室棚内,黄瓜、茭瓜等蔬菜已经进入坐果期,绿油油铺满了整个大棚,个个长势喜人,科技元素的出现,让传统的春耕和春管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农田耕种也变得越来越简单有效。“土壤改良以后,农作物病虫害明显减少,同时打药次数也少了,现在长成的蔬菜品相好,口感也好,大家都喜欢。”农技专家王凤国对记者说。

为提高农产品的产出和效益,区供销集团通过种植基地的试验示范,推广使用新型农业技术,从源头上改善农产品品质。据了解,区供销集团现已发展农产品种植基地1万亩,年产各类农产品10万多吨,主要供应大型商超、农批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社区经营服务终端。截至目前,基地种植面积已超过三成。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