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碧水青山总是情

□张早春

人物简介

刘健,1916年2月出生,山东省日照市人。1939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化。1949年3月至1951年11月,任中共藏马县委书记。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连指导员、营副教导员,中共日北县委组织部长,藏马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中共胶州地委副书记,胶州、莱阳、烟台等专署专员,中共山东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1985年4月离休。1987年10月逝世。刘健同志心中装着人民的温饱冷暖,解放初期,他亲口尝野菜的故事每每忆起,都会让人为之动容。  

太阳两竿子高的时候,他正走在那条连结泊里和寨里的曲曲弯弯的小道上,脚下呼呼生风,透出青年人所特有的矫健与豪迈。那双打了补丁的“千层底”,已经被露水和尘土严严地盖了一层,辨不清底色。早晨的春风依然清凉,正适宜吹拂热汗岑岑的胸怀。

“政委,小心着凉。”紧跟在身后的那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急忙提醒道。“哦,没事!小逄,累不?”“不累。”“真的不累?”小逄不言语,抿嘴笑笑,加快脚步,跟了上来。

“是呀,咱们不能说累。”他放慢步子和小逄走齐,意味深长地说:“要说累,前方的同志才真叫累呢。”“是的,政委……不过,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这个时候,全县人民更需要您来领路啊!”“我,没事。”他提高声音说:“日本鬼子不是被我们打垮了吗?国民党不是让我们赶跑了吗?饥饿又有什么可怕?我们也会把它打垮的!”

他,就是中共藏马县委(今属黄岛区)书记(当时称政委)、当年转战沂蒙山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八路军山纵二旅的营副教导员刘健。小伙子,是中共藏马县委通讯员逄坤臻。此时,他们正一起去全县春荒最严重的寨里区检查“渡荒”工作。

早春三月,本是草长莺飞时节。然而,1948年早春的藏马大地上到处飘荡着饥馑和哀愁!刚刚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铁蹄蹂躏之下解放的藏马人民,还没来得及治理家园,就陷入了一年一度的春荒之中。这年的春荒尤为严重。尽管人民已经有了自己的土地,粮食产量也有增加,然而他们把打下的粮食无私地献给了人民解放军。他们年年春天都要吃野菜,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他们心甘情愿再吃一个、两个乃至更多个春天的野菜。然而,持续的春旱让野菜也比往年少。近处没了,人们到远处挖;远处也没了,人们又回到近处来……原野里到处游动着挖寻野菜的老人、妇女和孩子。

刘健的心在流血。党把藏马县四十五万人民交给了自己,自己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人民挨饿!一种负罪之感油然升上他的心头。

“您哭了,政委……”“小逄,我对不起全县人民啊!他们的亲人在前方流血牺牲,我们在后方工作的同志理应把他们照顾好,可是……”“政委,您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无济于事,无济于事呀!”刘健痛苦地摇头,左手突然按住了胃部,步子也慢了下来:“我们,永远欠人民一笔债、一笔感情的债。”“政委,您的胃……”“老毛病,又犯了。”“是饿的。今早您只吃了1个菜团。休息会儿再走吧。”“没什么。咱们走!”刘健挺直腰板,又大步朝前走去……

来到寨里区委,刘健立即召开区委干部会议,听取区委书记林光欣和区长战金林的汇报。当区委林书记说尽管春荒形势严峻,但至今全区没有饿死1个人时,刘健激动地站起来,低沉而有力地说:“绝不能饿死1个人!哪家有困难,我们当干部的宁可自己不吃,也要把野菜送上门去!饿死1个人,我们就是犯罪!”

刘健表情庄重、严肃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在人民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就该出现在他们面前。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他提议:在坡里野菜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全县党政干部不许和群众争挖野菜;凡群众常吃的野菜,干部不能去挖;干部应该带头寻找新的食物来源。“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到野外转转,看还有没有可吃的东西。”

站在山崖上,脚下是一碧万顷的大海,澎湃激昂,声若惊雷;身后是连绵逶迤的峰峦,山岚流泻,山泉叮咚,松涛阵阵,如泣如诉,似一位苦吟诗人喁喁私语。“刘政委,你看,沙参。”刘健一惊,从遐想中拉回思绪。寨里区19岁的干事刘承善手握一棵沙参从海边跑来。刘健疾步迎去,接过沙参,反复看着。“能吃吗?政委。”小刘在一旁问。“这是中药材。”刘健不知能不能吃,他把根部掐断,放进口里,慢慢咀嚼:“青甘味……稍甜……小刘,我们到海边去,再挖一些,带回去尝尝。”不一会儿,三四斤沙参就挖好了。

回到区委,大家七手八脚,很快把沙参煮好了。

干事刘承善抢步过来护住盆子,说:“沙参是我先挖的,你们不能吃。”

刘健心里骤然发热,眼睛立刻湿润了:“多好的同志啊!是的,这些沙参只能1人来吃。必须有个人亲口尝一尝。不,是扎扎实实地吃一顿,看是否有不良反应。”他走过来,拉起小刘,深情地说:“同志们,寻找新食物是我的倡议。我是县委书记,应该为全县人民负责。所以,这些沙参只能由我来尝。”“政委,您是县委书记,一旦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向全县人民交待?这沙参只能由我来尝!”区委书记林光欣说着,一把将刘健拉到了一边。

战区长、小逄等也都围拢来,争着要吃。刘健望着大家,说:“同志们,不要再争了!今天如果我不在这儿,就该由区委书记林光欣同志和区长战金林同志吃。如果他俩不在,就该由共产党员吃。请记住,我们永远要做人民的公仆!现在,我命令你们吃饭去!”

大家终于退后一步,然而谁也没走。他们知道刘健的脾气,认准的谁都改变不了。刘健坐下来,细细咀嚼着、品尝着。“刘政委!”林光欣眼泪扑簌簌流下来。大家眼眶里都盈了泪水……

刘健细嚼慢咽,半盆沙参终于全吃光了。他太饿了,野菜团子根本没法把肚子填饱,何况今天又走了几十里路,肚子早空空如洗。他必须多吃,否则如何验证沙参对人是否有危害,危害有多重呢?

吃完了,刘健缓缓站起,朝人们笑笑:“好了,现在放心了吧。你们也好吃饭了。”众人无言,默默退去。

……

月华如水,沐浴着饥困不堪的大地。海浪溶解了月光,不时泛动片片银粼。一个矫健的身影在海滩上徜徉。他不许别人陪伴。他要独自“享受”一下暮春之夜海滨的宁静与喧腾。他要独自梳理一下有点紊乱的思绪。他要把自己32年人生的阅历加以整理,装订成册。或许……这是最后的机会?他问自己,却不敢回答。32年,实在太短暂了,但这没什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只要活得有意义,32年也不算少。大哥只活了24岁,父亲才活了45岁。可是,他们活得有滋有味,活得轰轰烈烈!他们不枉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趟。那是1932年10月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日照的贫苦大众在镶有镰刀斧头的红旗的指引下,手持大刀长矛,同反动势力进行了殊死决战。大哥和父亲就曾在那面旗帜下举起过庄严的拳头,又在那面旗帜下英勇地倒下……然而,32年毕竟太短暂了。他并不吝惜生命,但如果能让他选择,他一定要求让他的血液再在体内循环1年、2年或者至多3年。他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蒋介石就会完蛋的。他要亲眼看看那一天……

“政委,快休息吧!”

“小逄,还没睡?”正说着,他发现不远处模模糊糊有七八个人影伫立在那儿。

他明白了,一股咸涩滚热的流体霎时从心底涌上喉咙,溢出双眼:“老林……你们哟!我说过很好的,什么事也没有。”他大步向他们走去。真的,刘健一点不好的感觉也没有。也可能时候不到?但他知道,今晚他不休息,他们是都不会休息的。于是,他说:“走,休息。”

刘健一夜无眠,身体也没有什么明显不适。他开始兴奋起来:这下可好啦!老百姓又增加了一种可吃的东西!于是,他披衣下床,走出屋来。

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掉到山后面去了。东方夜幕笼罩下的那雄浑莫测的海面上正渐渐泛起一片灰白。他不由一阵激动,疾步回屋,点亮油灯,挥笔成书:

林、战二同志:请转告乡亲们,沙参可以吃。请同志们坚信,困难是暂时的,终究是会克服的。刘健

他已等不得天亮。他要立即动身,去藏南,去吉利……他转身注视着小逄那稚气未脱的脸庞,轻轻唤道:“小逄,准备出发!”

正合衣睡得香甜的小逄一骨碌爬起来,睡眼惺松却果断有力地说:“准备完毕,政委!”

“咱们走,不打扰老林他们了。”

夜色从蜿蜒的田间小路上渐渐隐去。小路,在他们的脚下伸展。刘健,正在加快脚步,去迎接那即将升起的辉煌的太阳!

刘健的心中充满了阳光……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