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我国3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其中腺病毒载体疫苗全球率先启动二期临床试验

记者14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获悉,我国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启动一二期合并的临床试验,成为最先获得临床研究批件的采用“灭活”技术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

此外,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腺病毒载体疫苗12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成为全球目前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这意味着我国疫苗研发处于何种进度?不同疫苗又各有什么特点?

两款灭活疫苗

安全有效性需继续评估

此次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分别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各自联合有关科研机构开发。

据了解,国药集团中国生物1月19日即成立了由科技部“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挂帅的科研攻关领导小组,迅速安排了10亿元研发资金,布局3个研究院所,在两条技术路线上开发疫苗。与此同时,科兴中维的科研团队凭借SARS疫苗研制的相关经验,在浙江省疾控中心、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的合作与支持下,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不断提速。两家单位于2月底、3月初完成首批疫苗制备并全面进入动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程序。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关企业已为紧急使用做好准备。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为例,其申报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批次产量超过5万剂,量产后每批次产量超过300万剂,年产能1亿剂以上,具备大规模灭活疫苗生产能力。科兴中维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将疫苗研制目标调整为应对全球疫情。现有研究数据显示,疫苗对国内外不同新冠病毒毒株均有较好的交叉中和反应,为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不过,临床试验分为一期、二期、三期,样本量不断扩大,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经过持续验证、依次“过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之前发布的消息,这个时间通常需要一年以上。

腺病毒载体疫苗

率先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于12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这是全球目前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与一期相比,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二期临床试验放开了年龄上限,让一部分60岁以上的高龄志愿者加入其中。陈薇说,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中高龄人群较多,疫苗必须能为他们提供安全屏障。

我国组织开展了多种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其中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工作进展显著,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陈薇介绍,该疫苗以改造过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搭载上新冠病毒的S基因,进入受试者体内,使人体产生对S蛋白的免疫记忆,从而达到将病毒“拒之门外”的效果。

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二期临床试验将招募500名志愿者参加,截至13日17时,已有273名志愿者接种疫苗。 (据新华社)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