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一
4月15日一早,西海岸新区高三学生开始返校报到,一个个安静许久的校园渐渐“醒”来。回到了久违的教室,摸到了熟悉的课桌,即使戴着口罩,也掩盖不住返校生们的新鲜感与兴奋劲。新区各高中学校严格按照演练要求,平稳、安全、有序通过了返校考验。
平安返学校
进教室前两次测量体温 单人单桌保持安全距离
在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门口,返校学生戴着口罩,背着书包,拉着行李,前后间隔两米,在值班老师和保安的组织下,有序进入体温检测通道。“进入校园后,学生们按规定路线前后间隔两米进入教学楼。班主任老师会在门口再次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确认体温正常后方可进入教室,教室内按照安全距离设置单人单桌。”校长管仁福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学校对教室都做了重新调整,新布置的30间“小教室”很快就坐满了学生,这种小班化教学也给学生带来全新体验。
在西海岸新区第一高级中学,早上6点多,全体教职工到岗到位,翘首等待高三学生们归来,交警、综合执法人员等在校门前执勤,护航开学返校报到。学生们前后保持距离,沿着地上事先划好的导向线步入测温棚,教职工们分列在线路两侧。虽然被褥早已提前由家长送至学生公寓,但开学首日,学生仍难免大包小包,教职工们主动帮他们拿行李,一路护送进校园。“高三学生从早上6点半开始直到中午11点半,分批错峰返校。”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复学第一课
学防疫知识送心理疏导 全力以赴开始备战高考
对学生而言,开学第一天至关重要,开学第一课尤为关键。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高三年级“复学第一课”更显意义非凡。山东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在复学后第一时间组织“复学第一课”,教育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增进爱国情感,讲授新冠肺炎疫情和常见传染性疾病防控知识,还要针对开学后可能出现的担心病毒感染、学习状态不佳、学习任务较重、毕业升学焦虑等心理不适情形,及时做好心理疏导。
胶南第一高级中学应报到815人,实际报到786人,因不同原因没有报到的29名学生均已按要求做出了书面申请。786名高三学生上午返校后,各班便在午餐时间组织起了就餐演练,下午又利用半小时时间组织了疏散秩序演练和课外活动演练。随后各班开始召开主题班会,上起“复学第一课”,校长管仁福率先视频直播,以“共战疫情爱国力行,奋战高考不负韶华”为主题授课,进行思想教育和备考动员,后各班由班主任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心理教师送上心理疏导课,其余就餐、休息等各环节均按演练进行,井然有序。
与此同时,新区第一高级中学第一时间为学生举办防疫知识讲座,晚上组织收看了山东教育电视台制作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消毒……这都是《开学第一课》所要教授的内容。
全封闭管理
错时就餐校长干部陪餐 工作组督导派医生驻校
虽阔别校园数月,一直居家学习,但返校学生首日大都精神抖擞。胶南第一高级中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生们积极乐观,回校第一天就适应了调整后的校园生活。由于前期做了统筹安排,提前进行了检测回顾,学生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在开学当天,区教育和体育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工作专班下沉一线,深入学校指导开学工作,要求坚决贯彻防控要求,落实错时入校、错时就餐、校长干部陪餐、晨午晚检等制度,封闭期间做好疾病防控、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等。
4月15日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83天。经历了这非同一般的开学日,新区17所高中学校顺利复课,8043名高三学生平安返校,开启了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17所高中将全封闭管理,期间派驻的联防联控工作组将指导学校完善全封闭管理工作,同时派驻定点医院的医生参与其中,指导学校疾病防控及应急处置,并在定点医院开通绿色通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