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举办空中双选会、录制抖音“小视频”、开发云招聘平台……

高校各出奇招,当好“就业红娘”

□本报记者 丁一

受疫情影响,各地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由线下转为线上,云招聘、云求职成为主流。春招遇上疫情,毕业生们并不是孤军奋战。举办空中双选会,提供5万余就业岗位;录制抖音“小视频”,传授求职面试技巧;开发云招聘平台,就业手续一站式解决……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西海岸新区各高校纷纷亮出绝招,牵“红线”当“红娘”,为自家毕业生加油打气。

“云招聘”不停歇,提供5万余岗位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顺利举办毕业生春季“空中双选会”。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校成立了以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部由线下转为线上,同时加大对毕业生线上培训力度。

此次“空中双选会”是中石大一个月内连续举办的第二场大型线上招聘会。相较于首场线上双选会,此次参会企业数量更多、分布更广、需求量更大,共吸引了1160家企业参会,提供了涵盖能源、高端制造业等行业5万余个岗位。

为帮助毕业生线上应聘,学校准备了一系列就业讲座和“一对一”辅导。“虽然招聘形式发生了变化,但用人标准、应聘流程本质相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教师朱景顺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等依然是用人单位重点关心的问题,建议毕业生精心准备简历、提升面试技巧、巩固专业知识。

录制“小视频”,传授求职面试技巧

“我参加了学校的在线双选平台和学院开设的专业类双选平台,登录平台就可浏览招聘需求,给用人单位投简历,非常方便。”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毕业生葛熙告诉记者。

为确保就业工作“不断线”,山东科技大学举办了空中招聘会,启动线上双选工作,为毕业生提供充足就业岗位。“疫情防控期间,很多用人单位取消了线下招聘活动,为方便用人单位、毕业生双向沟通,我们开发了毕业生在线双选平台,邀请并协助各用人单位通过该平台开展招聘。”谈起平台设立的初衷,山东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刘梅月告诉记者。

同时,该校就业指导中心应用新媒体技术,录制抖音“小视频”,将网络求职的小知识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们,传授求职面试技巧,增强求职意识。

开发智慧平台,就业手续一站解决

“这两家企业提供的岗位比较符合你的就业意向,建议你重点看看。”尽管尚未开学,青岛理工大学就业辅导员孙照每天都会在800人的毕业生就业咨询QQ群中,在线推送招聘企业信息,线上回答毕业生求职就业方面遇到的困惑。

受疫情影响,青岛理工大学将就业工作转战线上,开发出“青理——智慧就业”云招聘平台。只要轻点鼠标就可浏览企业信息、投递个人简历、参加视频面试、完成线上签约。该平台已上线两个多月,是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毕业生实际专门研发设计的,毕业生登陆、注册、匹配等就业手续一站式解决,还提供多方信息认证反馈等功能,保护学生求职安全。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鞠志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整合、调配各方就业资源,做好毕业生“娘家人”,用量体裁衣式的暖心引导、精准帮扶和简便快捷的线上服务,撑起求职防护伞。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