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豆腐“磨”出脱贫路

灵山卫街道精准开展消费脱贫行动,助贫困户过上甜日子


  街坊居民购买生宝亮的豆腐。□记者 李涛 报道
  □本报记者 李涛
  本报通讯员 逄坤方 封燕华
  
  “卖豆腐,新鲜的手工豆腐……”近日,灵山卫街道西门外村又响起了卖豆腐的吆喝声。不多时,装满豆腐的三轮车旁,就围满了前来购买的群众。
  正忙着招呼顾客的是西门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生宝亮。在十里八乡,生宝亮的豆腐小有名气,不仅因为豆腐鲜嫩可口,更是由于生宝亮直面困难、勤劳致富,在街道办事处和村干部的帮扶下,靠着一块豆腐,“磨”出了一条脱贫路。

  豆腐圆了脱贫梦

  每天凌晨3点,生宝亮准时起床,开始忙碌一天的工作。泡豆子、磨豆子、熬豆浆、点浆、过滤、上箱、压制……经过一个个工序,将一天要销售的豆腐做好。
  一大早,生宝亮便将做好的豆腐送到灵山卫街道办事处职工食堂,之后回到村里继续卖豆腐。每逢灵山卫大集,生宝亮还会在大集上摆上豆腐摊,凭借手工制作的豆腐色泽好、口感嫩,生宝亮的豆腐销售无忧,在十里八乡都小有名气。“现在办事处食堂每天的豆腐全部由他供应,周围街坊邻居也主动去买他家的豆腐,不愁卖不出去。”生宝亮的村帮扶人员、西门外村会计于晓文告诉记者。
  随着销售渠道的逐步拓宽,生宝亮的手工豆腐带动了销售量的稳步提高,仅卖豆腐一项,生宝亮的年收入就达到了2万余元。而这一切的转变,都源于灵山卫街道党工委根据生宝亮的家庭实际状况,精准开展的消费脱贫行动。
  
  精准帮扶解难题

  生宝亮家庭是灵山卫街道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因六年前妻子突患精神残疾,加上女儿还在读初中,生宝亮只能在家照顾妻女,不能外出打工,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根据生宝亮的家庭实际状况,灵山卫街道党工委开展了消费脱贫行动,并为其配备了帮扶脱贫人员,“我们了解到生宝亮有做豆腐的技术特长,我们便积极鼓励他做豆腐,并帮助其寻找销售渠道。”生宝亮的街道帮扶人员、城市管理中心主任郭金录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街道帮扶人员还联系民政、社保、残联等部门,为其家庭办理了低保、医疗、残疾补贴等保障,妻子病情也趋于稳定;帮扶人员为其女儿申请办理了“雨露计划”,从2015年到2018年每年为其提供3000元的教育扶贫基金,使其顺利读完初中、高中。去年9月,女儿考上了烟台南山学院,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饮水思源感党恩

  依靠国家的政策、街村的帮扶、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的生宝亮精神面貌比以前大有起色。现在,生宝亮经常热心协助村里搞好公共卫生,整顿村容村貌,主动参加村集体的多种义务活动,还在夏季踊跃报名参加村里的防汛工作。在生宝亮的带动下,西门外村其余的已脱贫人员也积极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来,大家的生产生活劲头越来越足。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我是贫困户,我带头”成为了西门外村的一种现象。村里的贫困户们都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检查卡点日夜值守、参与村内卫生消毒等等。
  “多亏国家政策好,这几年村里和上级对我们这些贫困户又是政策扶持又是资金投入的,从生活的各方面都给与了最大的帮助。饮水要思源,我们虽然出不了钱和物,但能帮着值值班、站站岗,我们心里就高兴。”生宝亮满怀感激地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