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海上扬“红帆”,合力护平安

黄岛街道打造“海岸红帆”党建品牌,推动海域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黄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渔民党员义诊。
  □本报记者 丁霞
  
  今年以来,黄岛街道党工委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打造“海岸红帆”党建品牌,形成党委“举红旗”、支部“挂红帆”、警民“织红网”、党员“争红星”的党建引领新格局,切实发挥党建品牌凝聚力和影响力,让海域治理有力量、有温度、有智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海域治理共同体。

  >>攥指成拳<<
  让海域治理有力量
  “黄岛街道党工委牵头,联合区海洋发展局、黄岛海事处、海岸警察支队黄岛派出所、涉海企业等11家政企部门成立‘海岸红帆’党建联盟,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作联动、联合发力。”黄岛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人管峰告诉记者,联盟建立“1+3+X”共建机制,“1”指党建联盟联席会议制度;“3”指三项共建内容,即组织联建、政治联学、党群连心;“X”指一揽子的具体举措,即共学、共建、共享、共治的具体实践,实现党建资源融合利用。
  为解决海域应急救援力量薄弱问题,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第一时间协调各方资源,健全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组建应急船队16艘,应急救援队伍2支、队员32人,积极开展海上救援、抢险救灾、消防救生演练,增强相关部门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反应能力。同时,开展入户、上船、进企等走访活动150余次,受众5万余人次,实现沿海一线全覆盖、辖区群众全知晓。

  >>凝聚群众<<
  让海域治理有温度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一些渔民、船员党员经常在海上工作,离党组织较远,不能像其他行业的党员那样经常性参加党组织活动。街道成立了海上‘红帆支部’,有效整合渔民、船员流动党员,挖掘海上作业优秀分子,让渔民、船员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更方便。”管峰介绍,黄岛街道通过“一个中心,三个覆盖、N项服务”不断强化红帆支部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即依托黄岛街道智慧海域治理中心,为渔民、船员流动党员和优秀分子提供开展红色教育、建立红帆海防驿站、构建诉求表达直通车机制等N项服务,增强涉海从业人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逐步实现对辖区涉海生产经营群体的党组织全覆盖、党员教育全覆盖、党员服务全覆盖。
  另外,街道党工委还牵头构建由渔民党员和渔民志愿者任兼职网格员的三级海域治理网格体系,充分发挥渔民党员和渔民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的“小分子”功能,推动党建力量充分融入海域治理。

  >>科技赋能<<
  让海域治理有智慧
  “‘海岸红帆’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共商制定应急救援、溢油处置等预案12个,并成立由街道、海警、综合执法等6个部门组成的常驻专班,发挥‘1+1>2’的工作合力,推进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黄岛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崔晓丽说。
  针对防范疫情海上输入、渔业安全监管等工作,街道组织各部门开展联合执法20余次,投入1000余万元打造智慧海域治理平台,将街道社会治理平台、海发局智慧海洋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数据全部接入平台,汇聚整合人、车、船等数据共计23类18万余条,实现各类数据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下一步,黄岛街道将继续深挖辖区涉海企业中的流动党员及优秀分子,推动红帆支部“三兜一树”功能深入港岸,以党建引领海域执法、渔民船员、涉海企业三方力量聚力融合发展,打通海上党建“最后一海里”,持续推动海域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