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单体LNG保税仓库获批设立
青岛LNG接收站成全国首个拥有“双泊位”码头的LNG保税储运终端

▲国内最大的单体储罐液化天然气保税仓库
□记者 董梅雪 报道
本报5月22日讯 今天,国内最大的单体储罐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LNG”)保税仓库在董家口经济区获批设立,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接收站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双泊位”码头的LNG保税储运终端。
LNG保税仓库容积27万立方米,是国内保税LNG仓储设施中最大的单体储罐,且具有“双泊位”码头的区位优势,可同时开展LNG保税转口、燃料加注和LNG船舶气试冷舱技术服务等多元化创新项目,具有行业内周转最灵活、功能最完备的优势。
“项目推进过程中,董家口经济区管委加强服务保障力度,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多次召开项目协调推进会,最短时间内办理完成危化品经营许可、经营范围变更等相关手续,协调做好与海关对接、推动批复等工作,有效保障了LNG保税仓库及时投用。”董家口经济区管委公共服务部部长薛洪福介绍。
LNG保税仓库是由海关监管的能源类“国际中转站”,进口液化天然气资源通过保税仓库暂缓缴纳关税、增值税,企业可自由选择转口或内销等经营方式,实现“全球买、灵活卖”的国际化贸易策略。保税仓库内的液化天然气资源既可以复运出境销售到其他国家,也可以缴纳税费后出仓在国内流通使用。
在全球“减碳”背景下,LNG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其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正积极推动提升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以优化能源结构并实现“双碳”目标。“此次LNG保税仓库的设立,有利于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灵活调配LNG资源,拓展港口业态,吸引更多国际航行船舶聚集,进一步推动华北地区最大的LNG储运基地高质量发展。”青岛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处处长徐国宁说。
华北地区天然气消费需求旺盛,但储气调峰能力相对不足。“作为山东省首个LNG保税仓库,青岛LNG接收站依托董家口天然深水大港优势,预计可实现年进出口保税液化天然气资源近80万吨,可降低企业资金周转成本超2亿元,高效平衡冬季保供与夏季需求低谷期的市场波动。”中国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斌表示。
下一步,董家口经济区管委将会同海关等相关部门,按照“区关港”协调联动机制,全力保障中国石化青岛LNG接收站相关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山东LNG保税转口、燃料加注和LNG船舶气试冷舱技术服务等项目落地,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