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打造海绵城市 实现“变废为宝”

国际经济合作区雨水花园项目落成

本报讯 近日,全市首个将海绵城市与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相结合的代表项目——雨水花园在国际经济合作区落成。

雨水花园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综合了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设计。项目结合周边旧村拆迁改造,将废弃的砖、瓦、石头用于道路铺装和挡墙装饰,从而达到雨水下渗的目的;采用了滞留塘、滞留带、湿塘、植草沟、溢流井、截流井等技术措施,设置了旱溪和观景平台,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美好空间。另外,该项目也是园区居住小区和市政道路景观通过海绵城市有效整合的范例,结合小区排水区分布和市政道路雨水管网,通过连通管将项目西侧莱茵公馆的雨水排到雨水花园用于水源补给。

建设过程中,该项目在全省首次应用了典型绿色海绵城市技术材料泥炭藓。据介绍,泥炭藓吸水能力为其他藓类植物的数倍至数十倍,可吸蓄其自身重量20-25倍的水分,是地地道道的绿色海绵植物。同时,项目还利用园林绿化修剪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生,作为绿地表面的蓄水层,有效涵养了绿地水分,还可以为绿化带提供有机质供应,也大大减少了园区绿化垃圾量,真正实现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国际经济合作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里每年产生绿化修剪垃圾量为1000余立方米,往年除少部分送到生物质热电厂作为发电原料外,大部分都作为垃圾进行了弃置,通过该项措施的利用,彻底变废为宝,将绿化垃圾转变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建筑材料,为生态环境建设贡献了园区智慧。”(刘 腾)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